福岛核辐射物含量明显下降
来源: 国际核电资讯网
发布日期:2013-03-11
【2013年3月6日】 最新的航空测量显示,福岛地区的污染物因放射性自然衰变和扩散而有大幅降低。
根据去年10月和12月收集到的监测数据,日本文部科学省3月1日发布了新版地图。与2011年10月和11月的版本相比,新版地图进行了大范围的重新着色,各种颜色变化均表明测量到的辐射剂量降低了一半。
最明显的是红色区域显著缩小,红色代表辐射剂量率高于每小时19.0微希(uSv/h)-约合每年166毫西弗(mSv/y)。日本当局将超过50毫西弗的地区划为“不得返回的地区。”

时隔一年后两份辐射测量图。(图片来源:MEXT, 世界核协会)。
2011年3月的福岛核事故释放了三种主要的放射性物质:碘-131,铯-134和铯-137。
其中,碘-131的衰变速度最快,半衰期约为8天,这意味着它对2011年的地图几乎没有影响。变化最大的是铯-134,其半衰期为2年,从地图上可看出,其含量已显著减少。预计未来几年,铯-134的含量会随着持续衰变有更显著的降低。
铯-137问题交大。因其半衰期约为30年,并且将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使空气中辐射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正通过开展大范围的清理和除污计划来解决这一问题。
除了衰变,去年的一些自然现象也帮助减少了污染物的含量。由于降雨,污染物从河流系统流入大海,由于强劲的洋流和稀释作用,即便是在受损核电站周边,也几乎探测不到辐射剂量。去年7月该地区遭受的4级台风也加速了污染物的消散。
翻译:国核工程有限公司翻译中心 王建红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