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发布日期:2011-03-30
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节能减排以及对能源需求的双重压力,使核电被放在了中国未来能源规划的核心地位。而日本,早已在上世纪就尝到了发展核电的甜头。
然而,受日本核危机的影响,两国的核电能源发展战略似乎在一夜之间都发生了重要转变……
一边是核燃料泄露带来的世界级风险,一边是核电在本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的重要角色。在舍与得之间,核电的存或废,将是两国未来面临的共同难题。
日本:不会放弃核电
核武器是日本人心中永远的痛。而关于核危机的讨论,也是当今日本国内主流社会尽量不去触碰的禁忌话题。
但是,摆在日本人面前的现实状况又十分残酷:一个地下没有石油和煤炭,资源极其缺乏的岛国,如何破解其自身经济发展所遇到的能源瓶颈?
美国是使用石油最多的国家,获得石油的代价,则是多次军事冲突、政治博弈。中国是使用煤炭最多的国家,但开采煤炭的代价是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矿难的风险。日本作为能源进口者,表面上并不需要付出这种代价,但漫长的海运线路在极端形势下,随时可能中断。二战中,美国通过封锁对日本造成的打击远远超过核爆。
于是,日本国内能源人士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可以储存的核燃料,才能让日本真正实现其能源安全。
然而,想让受过核武器伤害的国家战胜对核的恐惧,远没有那么简单。一个名叫“阿童木”卡通形象的出现,让日本儿童在得知广岛和长崎悲剧之前,对和平利用原子能产生了一些好的印象。
据悉,“阿童木”原意是英文中的“Atom”,意思是原子,他著名的“十万马力”也正好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常见的原子炉。
就是这位深受中日儿童喜爱的“阿童木”,见证了日本核电高速发展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日本顺利地走到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建造了几十个原子炉,满足了全国1/3的用电需求。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自1963年10月26日首次在茨城县东海村建成试验核电站以来,日本已拥有54座核电站。目前,日本的核发电能力排在美国和法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
据悉,此次福岛出问题,重要的原因是它太老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设计这几个原子炉时,人类还没有见过9级地震,在建造时的抗震等级只设防在7级左右。而日本与美国、法国合作开发,正在建造和向外国出售的第三代原子炉,甚至连电力都不需要用,控制员什么都不干就可以经历任何情况的考验。如果这种技术早点得到采用,严重的核事故都不会发生。
如今,摆在日本人眼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福岛核电站危机以及决定核电的命运。
暂停引发连锁反应
核危机已经为日本的核电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而在事故发生的数日之后,甚至还引发了核工业的全球性反应,然而这些反应并不相同,而是因各国实际情况而异。
截至目前,德国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快退出核电的步伐;美国、法国及俄罗斯等国则表示不会动摇其发展核电的决心。而我国目前核电发展的最新态度为:暂停审批、调整规划。
“核电中长期规划将面临一些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3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由于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预计一年之内核安全规划难以出台。
记者在2011年年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曾了解到,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只有1080万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只有1.12%。而新版规划则要求,到2015年核电装机将达到490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7000万~8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5%以上,届时核电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达到4%左右,即15%的非化石能源消费中有接近4%由核电完成。
从1080万千瓦到8000万千瓦,从1.12%到5%以上,这些数字的飞越需要我国在未来10年必须快速且大规模上马核电项目。而在我国准备蓄足马力进行核电竞速的关键时期,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电危机提醒国人,核电具有“最好的”和“最坏的”的两面性。
“在加速发展核电和重视核电安全之间,存在着一个简单的钟摆效应。无论你是否承认,当前的核危机事件,让钟摆已经转到了安全的一侧。当前,我们必须对核电的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一位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他同时透露,当前,我国湖南、重庆、陕西、甘肃等地的核电站选址将被重新评估,因为这些地区过去曾经发生过地震,或者与过去地震所在地比较近。
“在传统能源进一步枯竭、风电和光电还不稳定且价格偏高的时期,核电曾被寄予厚望,其过渡的作用不可替代”,李俊峰说,核电规划修改后,将可能提高核电的建设成本,并使得能源结构中火电的比例上升,有可能对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造成压力。
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同样认为,如果核电因为目前审核暂停而放慢步伐,则短期内依靠水电和风电等弥补这部分空缺,有些困难,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的指标有失守的危险。
中国核电项目暂停,除了影响到2020年碳排放指标,受影响的恐怕还有核电工业的全球制造商。
目前,中国的核电站主要由两家国有企业经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然而支撑核电站的供应链,从设计到零部件再到燃料,却遍布全球各地,其中包括西屋电气、绍尔集团、阿海珐、阿尔斯通、法国电力公司和俄罗斯核电建设出口公司等跨国公司。
“中国市场占世界拟建核反应堆的近40%,中国的核电发展雄心,迄今是全球铀市场的一大驱动因素,被视为关键的未来需求来源。很多公司一直将中国视为新反应堆机组需求的主要来源,然而,中国暂停审批新的核电项目,此举使全球核电业公司均面临战略调整,”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表示,“我接触到的一些国际能源专家,甚至表示中国核电项目的暂停,正在重塑国际能源新的格局。”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