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核电发展战略突转 中长期规划面临再修编

核电发展战略突转 中长期规划面临再修编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1-05-18

        这些转变包括,刚刚在全国两会上获得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的核能规划部分可能重新修改;不久前刚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达到8600万千瓦的中长期目标,现在可能下调;“积极发展”的方针被“安全第一”所取代。

      “核电中长期规划将面临一些调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3月17日告诉本报,按照3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由于在核安全 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预计一年之内核安全规划难以出台,这一年内的核电新项目无法上马,可能影响“十二五”、“十三五”核能规划目标的实现。

      李俊峰告诉记者,中部很多核电站选址可能会被重新考虑。另一位接近决策层的能源领域专家则透露,湖南、重庆、陕西、甘肃等地的核电站选址将被重新评估,因为这些地区过去曾经发生过地震,或者与过去地震所在地比较近。

      而核电规划修改后,将可能使得规划的能源结构中火电的比例上升,导致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可能失守。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田锦尘在17日的“十二五”规划解读会上指出,下一步对于核能的规划如何调整,将进行研究。

      7000万千瓦之辩

      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汪兆富眼中,我国核电发展指导思想的变化轨迹清晰可见“十一五”之前,是“适度发展”;“十一五”时期变成了“积极发展”、“加快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表述改成了“安全高效”,而现在则强调“安全第一”。

      “国家要求目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与"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安全高效"有了一些变化。如果做不到绝对安全,后续的核电站可以一个都不建。”李俊峰也作此表示。

      目前全国已建成运行的核电装机有1080万千瓦,在建的有3097万千瓦,两者相加,是4000万千瓦上下。而4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正是 “十二五”规划中原定要达到的指标。就是说,如果不发生最近的变化,以目前的在建规模和速度,如期实现“十二五”目标可谓毫无悬念。

      这样的势头如果持续,到2020年时将导致更为惊人的局面。

      根据2007年通过的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后来,由于“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上述中长期规划不得不进行修改。

      根据2011年全国能源会议的决定,2020年全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达到8600万千瓦。这一规划目标已经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等部门。

      而事实上,规划赶不上变化。根据国务院研究室有关人士的调研,目前全国已完成核电厂址初步可行性研究,准备新上的核电项目总规模已达到2.26亿千瓦,远远超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达到8600万千瓦的目标。

      对于这一超速发展的状况,早在日本核电危机发生前,就已有一些专家表示忧虑。

      今年1月,国务院研究室专家范必、唐元在《瞭望》杂志上撰文警告说,由于人才、技术和装备跟不上的原因,需要“防止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客观条 件,过多、过快开工核电项目”。为此,他们建议,2020年的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应控制在7000万千瓦以下,加上在建机组,总装机规模应控制在1亿千瓦左 右。

      目前无法确知两位专家将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目标从原定的8600万千瓦调整到7000万千瓦的建议是否被决策层所采纳。国家能源局人士3月 17日仅向本报记者证实,由于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新精神,“核电中长期规划的确将面临一些调整。但是具体怎么调,还要研究。因为时间太紧,暂 时还没有具体的数字出来”。

      核电放缓引发减排变数

      国家核电规划目标可能发生的调整,将引发其他能源指标也将面临连锁式的调整。

      由于核电项目建设周期通常长达五六6年,加上在核安全规划出台前停止审核新项目,这可能会对“十二五”、“十三五”核电目标完成造成影响。这部分核电产能押后腾出的能源缺口,必须由火电、水电等其他能源替补。

      “未来五年,如果核电放慢一些,水电可能不能完全弥补空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说。

      他的依据是,水电每年投产建成的装机是1500-2000万千瓦,这样到2015年装机可以达到2.7-2.8亿千瓦,到2020年可达到3.8亿千瓦。“十二五”期间等于是每年投产一个三峡电站,“这个速度已经够快了,想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了。”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如果核电因为目前审核暂停而放慢步伐,则短期内依靠水电和风电等弥补这部分空缺,有些困难。

      而原来规划的2015年、2020年核电装机分别达到4000万千瓦、8600万千瓦,是基于这样一个目标的倒逼,即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这样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就要达到15%。

      如果核电放慢,水电、风电、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又不足以填补缺口,那么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的指标就有失守的危险。

      为此,杨富强建议,要保障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指标的实现,还有一个办法是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费总量。

      比如“十二五”目前确定的单位GDP能耗是下降16%,最好再提高1-2个百分点。如果能实现“十二五”时期单位GDP能耗下降18%甚至更高的指标,则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会下降,这使得单位GDP碳排放分别完成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指标。

      “其实"十二五"把能耗降低的指标定大一些,尽管有难度,但是努力仍是可以完成的。”杨富强说。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