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大亚湾见证中国核电自主化之路

大亚湾见证中国核电自主化之路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11-09-14

      日前,大亚湾核电基地建设经验总结大会(以下简称“总结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总结了大亚湾核电基地工程建设和自主运营的经验,同时 听取了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情况的汇报,反馈和分析了福岛核事故的教训。本文从若干方面对大亚湾核电基地建成运营的经验做了一 番梳理。

      从大亚湾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不足1%,到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一期)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0%,再到岭澳核电站二期(以下简称“岭澳二 期”)全面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大亚湾核电基地实现了中国核电技术“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见证 了我国核电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历程。

      四个自主的跨越

      岭澳二期是我国“十五”期间唯一开工建设的自主化依托核电项目,1、2号机组分别于2005年12月15日和2006年6月15日开工建设,从工程总承包到工程设计、设备制造与监造、建安施工、调试及技术服务等均以国内企业为主导参与承建。

      作为国家核电自主化的依托项目,岭澳二期的工程设计充分发挥国内设计院的作用,以国内为主,辅之以国外必要的技术咨询。通过技术转让、 联合设计、培训等方式引进国外成熟、先进的设计和管理技术,整体提升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设计的水平,为后续工程完全实现设计自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岭澳二期的设备制造国产化率达到64%,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等一批关键设备的自主化比例超过70%。而且以岭澳二期为基础,目前我国已全面形成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国产化能力,从红沿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开始,设备国产化率将超过80%。

      据悉,岭澳二期的土建、安装工程全部由国内施工单位承担,没有聘用外方人员作技术支持。调试启动和运营管理由中广核集团所属专业化公司负责。

      通过岭澳核电站二期等项目的建设,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有了较大提升,逐步形成了以一重、二重和上重为产业龙头的大型铸 锻件和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基地;以哈尔滨电气和上海电气为产业龙头的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以沈阳鼓风机集团、中核苏阀和大连大高阀门为代表的核级泵阀制造基 地。

      岭澳二期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企业从此可以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

      打造自主品牌

      据中广核集团介绍,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1994年以来,大亚湾核电站每年投入1000多万美元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迄今共投入约2亿美元,先后进行了700多项技术改造,实现了安全技术水平的升级。

      在安全性方面,机组堆芯熔化概率由投产时的5×10-5降低至现在的1.03×10-5,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在经济性方面,大 亚湾核电站每台机组可以平均三年减少一次换料大修,大修成本降低25%,每年发电量增加3至5亿千瓦时,平均月上网电量增加了27%。而且,这一换料模式 已由中广核集团转化为自主知识成果,应用于岭澳核电站二期和红沿河核电项目,并已经作为我国自主技术品牌(CPR1000)的标准配置。

      大亚湾核电站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成果在岭澳一期工程建设中得到了有效地利用和拓展。岭澳一期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采取“翻版+改 进”的建设策略,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进行了56项重大技术改进和创新,节省投资约3.81亿美元,比国家批准的预算节约近10%,工程建设质量达到了 国际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

      而自主品牌的CPR1000作为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方案,又以大亚湾核电站、岭澳一期为基础,通过渐进式改进而形成,其中实 施了15项重大技术和40余项其他技术改进项目,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型在役核电站的先进水平,其包括全数字仪控系统、18个月换料、半速汽轮发电机、施 工管理技术改进。据了解,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岭澳核电站二期、红沿河核电站、宁德核电站、阳江核电站等核电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为实现‘走出去’目标、中广核正着手进行进行满足现行核安全法律法规及URD、EUR相关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先 进核电品牌ACPR1000的研发。采用ACPR1000进行建设的核电厂造价和运行效益将明显优化,其保证堆芯损坏频率和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达到三代技 术水平。

      专业化与产业化

      在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建设中,中广核集团建立了专业化核电工程建设和管理、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体系,而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广核集团核电学院正是这个专业化体系中的成员。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个AE公司、两级矩阵、三类组织”的核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形成了项目前后台的分工与协作机制,有效提高 了项目组织运作效率和资源集约化;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推进运营管理体系与机制的系列化、标准化和模块化,逐步形成了我国核电专业化运营管 理的核心能力;以核电学院为龙头,由工程培训、运营培训、管理培训和校企联合培养等构成的培训体系,实行全员上岗授权培训。目前已形成了7000多人的核 电设计、工程管理和技术研发队伍,核电运营技术人员超过2500人。

      此外,大亚湾核电基地也促进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升级,带动核电产业化发展。依托岭澳核电站二期建设,中广核集团创建了以国内制造企业 为主体的设备国产化机制,构筑起“以我为主”并与国际接轨的核电设备供应体系,按照国际标准严格控制质量,部分重要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缩短了8至10年;建 立了覆盖核电设备制造专业领域及分布区域的设备监理组织体系,形成了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主设备、大型锻件的国产化,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更拓展了国内装备 制造企业的发展空间。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