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日科研实验显示福岛核电站二号反应堆地震初就已受损

日科研实验显示福岛核电站二号反应堆地震初就已受损

来源: 环球网 发布日期:2011-09-23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9月22日消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自从“3 .11大地 震”第二天便频传险情,日本政府及核电站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为此也伤透脑筋。而近日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受地震影响最严重的2号反应堆,可能在地震初起时, 就已经出现破洞了。

      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柴本泰照9月22日称,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3.11大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东京电力福岛第 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存放核燃料棒的容器可能就已经受损。柴本泰照进一步说明,“受损处是一个直径大约为7.6厘米的破洞”。

      这还是研究人员首次通过试验演示推算出核反应堆内燃料棒存放容器受损的具体数值。

      柴本泰照介绍,研究组在操作模拟实验时,首先将实验环境确定为交流电源停止供电的状态,以模拟当时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外部电源突然断电的环境,此时 由于依靠外部电源的冷却塔无法正常工作,反应堆内蒸汽量增加,按照正常程序,此时的核反应堆应启动备用冷却装置“核反应堆隔离冷却系统”(RCIC)。

      柴本泰照及其所在研究小组对上述程序进行模拟实验跟踪观察,并收集相关数据,与东电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实验显示,为了给RCIC提供稳定的冷却 水源,反应堆冷却水储藏塔内的冷却水用尽后,其功能应该切换到位于核燃料棒存放容器底部的“压力控制室”,而这一过程应该在地震发生后14小时完成。

      这种情况下,为了不让热量外散,压力在震后两天左右必然急速上升到工程设计所允许的额定压力(约5个标准大气压)的两倍。但事实上,压力上升非常缓慢,到达7个标准大气压时竟花了3天多的时间。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