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澳报:制裁无助解决伊核问题 美需深刻反思

澳报:制裁无助解决伊核问题 美需深刻反思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2-01-17

      中新网1月16日电 《澳门日报》16日发表社论说,因伊朗核武器问题,美伊两国冲突不断升级。继上周伊朗一位核试验科学家被刺杀后,美国方面又使出制裁伎俩,包括限制与伊朗央行有业务往来的公司进入美金融市场等。美国将其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对其它国家实施单边制裁,其霸道措施根本无可能解决问题。作为20世纪以来使用经济制裁手段最多的国家,美国需要深刻反思本国是否滥用经济制裁手段。


      文章摘编如下:

      因伊朗核武器问题,美伊两国冲突不断升级。继上周伊朗一位核试验科学家被刺杀后,美国方面又使出制裁伎俩,包括限制与伊朗央行有业务往来的公司进入美金融市场等。美国将其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对其它国家实施单边制裁,其霸道措施根本无可能解决问题。

      美国日前宣布的制裁名单中,包括中国珠海振戎公司,理由是该公司与伊朗有油品贸易。同时被制裁的还有新加坡和阿联酋的公司各一。美国此举是在美国财长盖特纳游说中国制裁伊朗失败后,向中国发出的重要信号,藉以“警告”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石油巨头不要同伊朗做生意。

      美国想让中国配合其收紧对伊朗制裁,停止购买伊朗石油,甚至停止与伊朗做生意。这种以损害别人的利益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做法,无疑是十分自私的。无论从国家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或者从其它方面看,中国都没有任何理由盲目追随美国发起的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特别是不可能禁买伊朗石油。

      伊朗遭受的经济制裁是美国单方面发起的,并非联合国决议发起并监督执行的,美国不等于国际社会。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制裁伊朗结束不久,美国又于1984年再度发起对伊朗全面经济制裁,一直延续至今。中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不能盲目追随美国的步调,除非在此问题上形成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一切经贸往来都符合国际规范基础,并无违法问题。

      参与对伊朗经济制裁将严重损害中国本国经济、战略等各方面利益。仅就经济利益而言,伊朗是中国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也是中国消费品、资本设备出口和海外工程承包的重要市场。2010年两国贸易达到290多亿美元,去年同比增长超过五成。伊朗在中国石油进口来源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假如中国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面对由此造成的巨大原油缺口,中国该从何处寻求货源弥补?即使从其它国家、其它石油公司获得替代油源,美国是否愿意给中国填补差价损失?由此造成的国际油价上涨结果也非中国所应承受。

      事实早已证明,美国发起的众多经济制裁不但无助于其达到目的,还会制造严重人道主义灾难,令更多的国家和平民陷于苦难之中,到头来还是要其它国家伸出援手收拾烂摊子。

      作为20世纪以来使用经济制裁手段最多的国家,美国需要深刻反思本国是否滥用经济制裁手段。中国公司有同伊朗开展合法贸易的自由,伊朗的石油和地缘政治价值都对中国十分重要,中国应该顶住美国施加的压力。

      如今,华府和德黑兰方面缺乏的是和平对话,自从1979年伊朗政变后,两国间已无信任可言,双方若想避免危机继续恶化,必须释出善意,恢复接触。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