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中国核安全软实力建设蓝图描绘

中国核安全软实力建设蓝图描绘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12-11-01

      HAF003将修订、核安全政策声明2013年年底前完成

      10月25-26日,受国家核安全局委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核能协会”)在北京举办核能与核技术应用质量保证和核安全文化研讨会,来自核安全监管、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相关单位的专家及代表围绕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质量保证与核安全文化的实践经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就完善我国质量保证与核安全文化法规和政策提出建设性建议。会议最后形成《关于推进核安全文化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中国特色先进核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意见》指出,鉴于核安全文化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国家核安全局计划在1-2年内完成初步的核安全制度建设,完善质量保证法规体系。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开展核安全文化和质量保证体系大讨论。其次,编写和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并于2013年年底前完成。第三,修订核安全质量保证法规。最后是落实相关法规与制度要求。

      《纲要》中提出了中国特色先进核安全文化建设现阶段的重点要求,即责权一致、技术成熟、全员参与、以人为本、事件彻查、公开透明及量化评价。

      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核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郭承站指出,福岛核事故后,全社会形成了确保核能利用安全的共识,要科学、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和核技术利用,必须进一步强化我国核技术利用质量保证体系和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

      核能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在题为《从福岛核事故看日本核安全文化的缺陷》的报告中谈及对核安全文化的体会,他认为发展核电必须首先确立科学和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并将其融入国家法律、政府监管、核电规划及核电建设和运行之中,这种理念的核心点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其表达形式就是核安全文化。

      记者在会议上了解到,福岛核事故后,IAEA在核安全原则与通用要求、核设施选址、设计、运行和退役等方面的安全标准和监管要求须做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与我国目前的核电发展水平和质量保证水平相适应,企业在执行中也积累了经验,但HAF003及相关导则长时间未修订升级,与国际同类标准差距较大。业内人士指出,可考虑进行部分修订,但要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避免照搬IAEA文件。

      对于核安全文化的落实,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我国引入安全质量文化并长期实践,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执行程序不严谨,经常走捷径,存在“两张皮”现象;相关单位安全质量责任界限模糊,存在多头指挥管理体系;员工责任心不够,缺乏质疑的工作态度,总是处于被动服从状态;组织及员工满足于符合法规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依靠外力去推动改进;对问题不能提前预测,只能被动响应,且类似缺陷或问题不断重发。

      “从整个行业来看,对安全文化的关注程度不一、水平不一。业主单位、营运单位安全质量意识较强,一些承包商和分包商意识较弱;管理层意识较强,一线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较弱;安全质量重要岗位人员意识较强,其他支持岗位相对较弱。”该人士在研讨论文中指出。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专家建议组织制定核设施安全质量文化相关导则,建立有效的核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体系,在全行业推行安全文化建设。以助于了解核安全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核安全的薄弱环节和人们对于核安全认识的发展变化趋势。为核安全文化的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和信息,也为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提供方向。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