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设备制造民营化开启 中科英华成首批受益者
来源: 21cn财经
发布日期:2013-06-17
近日环保部网站公布,下属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四川华都、中科英华、青岛兰石、无锡华尔泰和江苏海狮五家民营企业获得核电设备设计制造资质,资质有效期均为五年;其中,中科英华和四川华都均获得了核安全级别为1级的设备生产资质,相关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这是继去年重启核电项目审批后,我国核电建设重启过程中的又一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核电设备民营化进程的开启,以中科英华为代表的具备一定技术实力的民营企业有望分享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红利。
日本福岛事件的负面影响已经消除,我国核电产业重启后有望加速;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福岛事件能促进国内核电产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安全,有利于我国核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陆地区运营的核电机组数量达到16台,总装机容量达到1,366万千瓦,在建机组29台,总装机容量3,160万千瓦。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到2020年,我国投入运营的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总计达到8,800万千瓦。
2013年5月环保部发布通知,中科英华获得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1E级别K2类核电附件制造许可证的企业,率先抢入设备制造门槛,其核电附件业务板块有望实现新的突破。据了解,中科英华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生产K1级核电附件产品的企业。其全资子公司中科英华长春高技术有限公司在2010即获得一项核电1E级K1类热缩材料及制备工艺专利,目前已经完全具备量产K1级别的电缆附件产品的技术能力。
此外,公司自2011年陆续获得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属的12套在建机组壳外核电缆附件的供货合同订单并陆续供货;公司研发的AP1000壳外核电缆附件产品成功取代美国瑞侃(Raychem)公司产品,打破了国内对进口核电附件产品的依赖,正式进入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机组领域。这一系列的成绩标志着中科英华在核电产品研发升级和行业准入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一举跻身国内核电先进企业的行列。
在中国,核电已经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能推动国家前沿科学的研究又可以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业内分析称,未来7年核电市场至少有7,800亿的投资,其中设备投资部分近4,000亿。未来,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核电市场,还将成为核电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而国内核级电缆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鉴于中科英华在核电附件领域的技术实力,有望率先实现核级电缆的进口替代,成为国内核电电缆的龙头。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