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评社 发布日期:2013-12-18
8日,法国总理艾罗访问广东台山核电站,这是中法能源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并有望成为世界首台商运的欧洲先进压水堆(EPR)机组。有专家指出,中国的核电正在从“引进来”迈向“走出去”,而“走出去”的目标之一便是东南亚市场。
目前,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在外国的援助之下纷纷发展本国的核电设施。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拉热勒南国际关系学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院长巴里 德斯加(Barry Desker)在新加坡《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撰文指出,东南亚国家不要被核电冲昏了头脑,目前东南亚缺乏建造核电的技术,甚至社会文化条件也不是十分成熟,盲目追求核电只会造成安全上的隐患。全文编译如下:
随着2014年的到来,许多东南亚国家纷纷加快脚步推进核电站的建设。在建设中,这些国家受到了来自韩国、日本、中国、俄罗斯与法国的慷慨援助,他们向东南亚国家建设核电站提供了技术支持。
但新加坡却认为,就目前来说,使用核能的安全风险太高,而且当今的技术也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完全驾驭核能。在10月的一篇国会声明中,新加坡政府宣布新加坡目前不会去追求发展核电。这也让新加坡在东南亚国家中成了一个例外。
在东南亚各国的核电发展中,越南是目前技术最先进的,在顺宁省(Ninh Thuan)南部,两座俄罗斯产的反应堆将于2020年完成组装,之后还要再安置两座日产反应堆,另外还有六座反应堆尚处提案当中。在泰国,正在计划安装两座反应堆,同时还有四座在考虑当中。马来西亚则打算在南柔佛(Johor)沿海地区建造两座反应堆。印度尼西亚正考虑在邦加岛(Bangka island)及西加里曼丹(West Kalimantan)地区建造略小一些的反应堆。
而菲律宾则正考虑是否要重启由美国威斯汀豪斯集团于1980年代在巴丹半岛(Bataan)建立的核电站。当时,基于安全与政治的双重考虑,该核电站在建成之后一直没有投入使用。它的地点靠近接近皮纳图博火山(Mount Pinatubo,当时还处于休眠状态)的地震带。另外,该核电站在当时也处于反腐败调查的中心。
东南亚国家对于核能的态度转变标志着该地区的一场“180度大转弯”。
2011年3月,在日本宫城县东方外海发生的规模震级9.0地震、与紧接引起的海啸,在福岛第一核电厂造成的一系列设备损毁、炉心熔毁、辐射释放等灾害事件。(译注:原文仅为tsunami and destruction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译者在此处有所补充)在此之后,像世界上其它地区一样,东南亚也对核电站进行了反思。核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为全世界所瞩目,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发达国家观念的转变。德国先行一步,率先开始关闭现存的核能发电设施。
但是,仅仅在两年半之后,对于使用核能的游说又有效地让东南亚国家的政府们纷纷重新评估现状,并推进他们的原计划。
这种游说之所以能有市场,是因为双方的意愿可谓一拍两合。对于核电站建筑商来说,他们可以吸引新客户来,正取代在消失的发达国家客户;而对于东南亚国家政府来说,他们正渴望减少对于进口能源的依赖,而且,这些国家内部的科学游说集团也渴望能够配置最尖端的技术。
但是,在向核能转型的时候,对于能源安全的探索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尽管出于对核事故的畏惧,对核电站的消费需求有所下降,但大体来看,这些下降并非是有组织地造成的。另外,对于核能的批判也常常局限于国内的社会团体在政策制定边缘发出一些批评。
讽刺的是,十年之前,人们认为“能源短缺”是个问题。然而今天这种看法却被颠覆了,能源并不短缺。但恰逢此时,东南亚国家纷纷开始转向核能。目前,对于新型能源的开发可谓种类多样,包括凈煤技术、叶岩油、天然气开采、地热、生物能源,而且,太阳能与风能的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些资源在东南亚都是极为丰富的。
东南亚国家的决策们都受到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的驱使:即早在10年之前,世界的未来就被清晰地绘制了。当时,急剧攀升的燃油价格让人们认为核能是一种可以作为替代品的选择,特别是当政府在面临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之时,而赤字中还包含着日渐增长的燃油补贴。
尽管核能所需的费用依旧高昂,但快速增长的叶岩油开发会压低区域中的能源成本,特别是澳大利亚一直在给东南亚提供能源援助。而且,中国与美国对于凈煤能源的倡导也减少了东南亚国家火力发电长的碳排放。
印尼就是展示核能的危险性是如何被忽略的经典案例。在印尼国家原子能机构(National Nuclear Energy Agency)的支持下,印尼的政策制定者们将国内蕴藏丰富的煤炭、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弃之不顾,毅然推动发展核能。另外,作为世界棕榈油生产大国,印尼同样也是生物燃料的主要产国。
即便核能源的议题位列选举辩论之外,但在印尼2009年大选不久之后,核能的拥护者人数却急剧增长。而2014年大选之后,相似的情况可能还会发生。自从1980年代中期之后,印尼国家原子能机构一直推动在穆里亚半岛上建立核电站,然而一座休眠的火山就坐落在中爪哇省北部的地震带上,与核电站的厂址十分接近。
在新兴的民主印尼,该计划因为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与之后本地居民的强烈反对有所延误。但在审视了其它选项之后,现在,国家原子能机构正考虑在邦加岛屿西加里曼丹省建立规模略小的核电站。
但是,无论哪种做法都不会有很好的收益。作为核电站的主要使用者,爪哇省的居民需要通过海底电缆来传导核电,但这会导致大量的传输损耗。无论如何,加里曼丹丰富的煤矿资源与配置最为先进的凈煤技术的火力发电厂都比运作配置最先进技术的核电厂成本要低得多。
在印尼,国家原子能机构对于核电可谓念念不忘。然而在2011年,印尼能源与矿物资源部副部长维查佐诺(Widjajono Partowidagdo)指出鉴于腐败与监管缺失问题,印尼还没有做好建设核电站的准备。
相似的是,日本核事故独立调查委员会(Nuclear Accident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Commission)援引日本国会对2011福岛核灾的报告,指出在日本的文化习俗中,不去质问权威可以说是一种集团式、习惯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却会对安全管理与管控带来严重的冲击。而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也持有同样的态度,不仅仅只是在印尼如此。
尽管东南亚核能源的拥护者们辩称说他们技术要比日本福岛反应堆的要更为先进,但是他们并没有聚焦在东南亚国家对于政府顺从与服从的官僚主义文化之上,亦没有聚焦在他们心甘情愿地在核能质量与效能上缩减成本与做出妥协这一方面。
甚至是在新加坡,相似的事情也可能会发生。新加坡地铁系统在2011至2012年间出现的纰漏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译注:新加坡地铁于2011年12月6日晚发生通车24年以来最严重故障,南北线11个车站受影响,服务受阻5小时。由于事发时正值下班繁忙时间,加上车厢内照明及通风系统无法正常运作,部分乘客需要砸碎窗户透气,或摸黑在隧道中行走,情况十分混乱,至少两名乘客因晕倒或呼吸困难送院治疗。地铁官方指出,受影响人数达12.7万人。此次故障是新加坡3天内发生第2宗事故,根据记录,今年1月到10月间,当地地铁共发生25次超过10分钟的延误。地铁公司称会组成专家小组调查成因,并容许受影响乘客退回车费。)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