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4年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组织召开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部署动员“十三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出席会议并讲话。近日,吴新雄在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被公开(详见附文),里面提到核电建设短期目标“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3000万千瓦”。
点评:
1.此次讲话内容纠正并明确了短期核电建设目标:年均开工800万千瓦左右
此次讲话中的表态是对此前不合理目标数据的一个纠正,并不涉及对后续核电投资强度表态的变化。
2014年5月16日印发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提出的短期核电建设目标“力争2017年底运行核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而当前运营加上在建的机组总装机4873万千瓦,其中有540万千瓦的预计运营时间在2017年之后(详见附表),这样无论如何“到2017年底运行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的目标都是达不到的。
要到2020年运营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考虑到核电从开工到运营近5年的建设周期,意味着2014-2015年要开工新建近1000万千瓦,假设从2014年4季度开始开工,意味着季度均开工200万千瓦,对应年均开工800万千瓦左右。
2.从核电发电量占比中长期目标看核电产业的中长期增速:年复合增长率15%左右
判断核电装机的中长期目标要从核电发电量占比目标来考虑,结合国际国内实际情况,我们判断2030年国内核电发电量占比接近10%是一个比较中肯的目标(当前国际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11%而国内仅2%左右)。
假设国内发电量增速后续维持在5%左右,要使核电发电量占比到2030年达到10%左右,则2030年国内核电总运营装机容量需要达到15000万千瓦左右,减去2020年5800万千瓦的运营装机容量目标还有9200万千瓦的空缺,意味着从2016年到2025年这十年年均需开工约900万千瓦。
根据以上核电装机目标,从2015年底的2000万千瓦左右的总运营装机容量到2030年底的15000万千瓦左右的总运营装机容量,对应的核电装机2016年到2030年年复合增速在15%左右。
3.后续可能的催化剂和相关标的:14Q4是关键时间点
明年1月15日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并决定建设原子能工业),今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这两个关键时间点都在2014年4季度附近,而核电新建项目开始落地大概率在今年四季度。
对应到标的,维持我们此前一直提示的把握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中核、中广核、中核建、国核、中电投等巨头旗下核电资产集中上市相关的资产运作类机会,一类是核电设备需求景气类机会。相关标的如下: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国际(2302.HK)、东方锆业、中核科技,中国核建旗下上市公司中核工业二三国际(0611.HK),中电投旗下上市公司吉电股份等,核电设备商江苏神通、抚顺特钢、丹甫股份、久立特材等。
作为核燃料来源的铀矿资源需求极具价量弹性,价格不及高点三分之一(详见附图),尤其值得重点关注。
4.风险提示
宏观需求和产业政策具备不确定性;行业竞争或加剧;企业订单和业绩或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