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核是论】谈核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四个融合”

【核是论】谈核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四个融合”

来源: 中国核工业杂志 发布日期:2014-11-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核工业在军民融合、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自主和引进)融合、产融(产业和金融)结合四大方面展现出更加鲜明的融合特征。这种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跨国界的融合正不断转化为新时期核工业安全有序发展的新动力、新支撑和新优势。

      军民融合是核工业发展道路选择。我国核工业创造了“两弹一艇”的辉煌成就,是我国战略核力量建设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保军、强军、兴军的重要战略力量。经核工业转民以来30多年努力,核电已成为我国非化石能源的主力能源,是核工业军民结合发展道路上最显著的成就之一。从长远看,保持和发展我国战略核威慑能力任重道远,核能和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核工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的战略选择。

      两化融合是核工业提质增效升级手段。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我国信息化与核工业的融合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对核工业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核工业,必将有力带动核工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有效推动核工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

      创新融合是核工业开放发展的深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全球创新资源流动性不断增强。我国自主研发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系列、CPR系列以及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CAP系列都留有创新融合的痕迹。创新融合为我国核科技水平的“紧追直赶”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开放性创新的不断深化,核工业创新融合也将在合作共赢中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更宽范围。

      产融结合是核工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保障。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将金融与核工业有效结合,围绕核工业产业链和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挖掘潜在经济价值,是核集团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经营、强化市场融资能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保障。

      当前,要准确把握全球核工业发展趋势和融合发展规律,努力做好核工业的军民融合、两化融合、创新融合、产融结合。

      一是自觉、深度推进核工业军民融合。我国核工业主体和主要环节,特别是技术研发,应坚持军民结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紧紧围绕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升能力和水平,实现富国强军梦。同时,我国核工业体系根植于地方,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调控功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充实壮大核工业体系的同时,借助地方独特的资源优势,自觉发挥核科技创新的技术优势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提升核军民研发资源的共享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二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核工业融合。要在新形势下建立先进的核工业体系,离不开信息化对核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带动作用。当前,应加快“智慧核军工”建设步伐;应加快核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面广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信息化与核工业融合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应加快“数字电站、数字矿山、数字燃料”三大数字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核电、铀矿、核燃料等环节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尽快形成可与世界核强企在国际舞台角逐的信息化竞争新优势。

      三是主动推进核工业创新融合。我国核工业应充分利用创新、开放的时代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发挥科技创新融合对核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引领作用。同时,创新的融合不应仅体现在科技创新的融合,也应包括对核强国先进管理经验、智力资源的融合。

      四是大胆推进核工业产融结合。充分发挥核工业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围绕全产业链,发挥核电金融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金融对核燃料循环产业、核技术应用产业、核科技研发等的金融支持;应积极学习韩国等国家的金融发展经验,探索成立核能发展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核集团应大胆创新融资模式,加快发展支持核工业发展的金融产业板块。

      从核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工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契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核工业将在更高层次、更宽范围、更深程度进行融合,这种多层次的、多元化的融合正不断转化为助推新时期核工业安全有序发展的新动能。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