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核电合并“出海”不靠谱

核电合并“出海”不靠谱

来源: 经济观察网 发布日期:2014-11-22

      核电与高铁一样,是中国继航天工业之后力推的高端制造业之一,自2013年以来,两行业的“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在,掌握高铁技术的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传出合并的消息,目的是避免二者在国际市场上恶性竞争,那么,长期被指“窝里斗”的中国核电企业是否也会合并,抱团“走出去”?近日,业界对此的争论持续升温。

      其实,南车和北车本是同根生,当年都是由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脱钩铁道部后分立的。但是现在的核电三巨头——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却是各有来头。

      中核集团以拥有完整核工业产业链为傲,核电只是其八大业务板块之一。中核集团旗下现有核电站所用技术来自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目前其与俄罗斯正在加强合作。中广核一出生就有法国血统,旗下在运核电站的核心技术主要来自法国。国家核电才成立7年多,目的是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AP1000,这项技术由美国西屋公司掌握。

      在自身吸收的外来技术基础之上,各家核电企业都发展出自己的新技术。至于将来发展核电到底选用哪种技术,业内长期争执不下。国家能源局在年初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既提出“推动AP1000自主化”,也要求“推动三代核电技术融合”,算是各给一个机会,还是没有统一。

      技术融合不易,统一思想更难。前不久,中核集团旗下的一份核电专业刊物刊登文章,提议核电回归“大一统”,立即招致业内强烈反对,甚至被指“倒行逆施”。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冲突,是因为核电企业的背景和文化差距也相当大。

      中核集团的前身可以说是“两弹元勋”,有光辉功绩,也有历史包袱,再加上其要为中国的国防出力,因此,企业思想里还有不少“计划”成分。而中广核最初的业务骨干都是赴法国培训出来的“黄金人”,又有多年与香港打交道的经验,相对于其他央企,企业理念非常“前卫”。至于国家核电,自身没有核电项目开发控股资质,其与中电投重组的传言变成现实之后,才真正“三分天下有其一”,暂时还谈不上企业文化。

      与南车和北车本是一家兄弟不同,三家核电企业则像三个师父教出来的三个徒弟。这就像中国武术,虽然都是练武,却有众多门派;但是,不论哪个门派都可以出高手,不需要统一在一个门下。

      可见,核电三巨头进行简单的合并,并不可行。今年1月,核电三巨头已经联合其他核电企业成立了首个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而合作与技术创新是增加出海成功率的新筹码。

      其实,中国核电企业近几年在海外市场经常与国外公司合作投标,譬如近期中广核与中核联手参建英国核电项目,也是借光法国电力公司。因此,更值得重视甚至警惕的是,在所谓的核电企业“窝里斗”背后,是美法等核电强国掌控全球核电市场的身影。而要摆脱这些身影,就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所以,中核集团和中广核把精力集中在联手打造的“华龙一号”上才是正路。

      至于如何在海外市场避免竞争,划分市场范围是比较简单直接的办法,即根据现实情况,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核电市场,只能由一个企业牵头竞标,其他企业只能起辅助作用。在这方面,还是需要一点国家意志的。

      中国正走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路上,核电三巨头合并与否决定和影响着该产业的未来走向,应该慎之又慎。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