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年后 隔离区成野生动物天堂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15-10-10
据新华社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表示,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近30年后,这里的隔离区看上去更像是自然保护区,里面生活着大量驼鹿、狍子、马鹿、野猪和狼等野生动物。
这个团队当天在新一期美国学术刊物《当代生物学》上报告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隔离区面积约4200平方公里,多年前有研究显示,当地有较严重的核辐射问题,野生动物数量下降。但现在的情况是,隔离区内驼鹿、狍子、马鹿、野猪的数量与附近未受放射性污染的4个自然保护区差不了多少,而狼的数量比附近自然保护区多7倍。
直升机调查也显示,在核事故发生后1年~10年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隔离区的驼鹿、狍子与野猪的数量就开始增加,某个时间段野猪数量曾有所下降,但与核辐射无关,而是因为暴发了畜疫。与此相反的是同一时期乌克兰其他地区的驼鹿和野猪数量都在下降。
参与研究的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吉姆˙史密斯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隔离区的野生动物数量很可能比事故前还多,当然这不能说明核辐射对野生动物有好处,但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打猎与农林生产等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上述发现反映出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强大恢复能力,也有助于了解日本福岛核事故潜在的长期影响。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约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大量强放射性物质泄漏,约1650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核辐射,酿成迄今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