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5-12-16
试验团队合影
海阳1号机组SIT/ILRT预试验于11月30日23时59分开始,12月1日11时40分预试验结束,经我院技术支持团队分析,预实验各项数据正常,满足正式试验的先决条件。12月1日22点11分,正式试验开始,在经过5个压力平台后,于12月4日8点26分安全壳内部压力达到试验最高压力66psig并保压15分钟后开始泄压至59.5psig,随后对焊缝进行检查未发现泄露情况,标志着海阳1号机组安全壳通过了结构完整性试验。22点56分,SIT/ILRT完成移交,ILRT试验于23点04分开始,经过脱气、稳定、数据采集、验证试验以及降压等阶段,于12月9日中午12点整卸压完成,试验总指挥宣布历时8天12小时的海阳1号机组SIT/ILRT试验成功结束。 海阳1号机组安全壳由我院全面负责试验技术支持工作。试验开始前,院海阳现场经理组织SEO技术代表协同现场SPMO开展CV实测和接口数据传递,根据现场数据输入对试验期间安全壳的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复核了相关管道力学包,对受影响的管道支架及贯穿件进行了排查并给出了整改方案。本次试验与三门还有一大差异,由于海阳位于北方,且此次试验正值冬季,不能满足试验壳内1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条件要求,为了保证试验的顺利开展,上海核工院制定了试验安全壳温度控制方案。海阳SEO与院内后台技术团队积极互通,支持业主向核安全局做了安全壳形变评估及温控方案的试验前技术澄清,有效保障了本次试验能够如期平稳开展。 作为试验总体技术支持,我院在本次试验过程中发挥技术决策作用,保障了试验的顺利进行。试验期间,副院长苗富足带队,院结构、布置、力学、暖通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24小时倒班值守,随时进行数据分析和技术判断。结果表明,试验前预评估数据与试验实测结果符合性良好,起到有效预先指导试验作用。同时,院技术团队在各个试验阶段及时提供试验方案修正建议,解决试验期间一系列检测数据异常问题,为指挥中心确定进一步试验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ILRT试验阶段,院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温度条件,及时调整了温控方案,使得ILRT试验仅用了5小时就达到稳态条件开始数据采集。我院的技术水平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业主的好评,也得到了试验各参与方的认可。 SIT/ILRT试验期间收集的全程试验数据和经验反馈为开展示范工程及后续项目相关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安全壳及其相关管道、支架、贯穿件的设计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海阳1号机组SIT/ILRT试验是AP1000机组首次由中方全面完成且由中方全面承担试验总体技术责任。该试验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上海核工院已具备相关技术领域综合设计、调试技术能力,是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注: SIT全称安全壳结构完整性试验,根据ASME 第III 卷NE 分卷的要求,需要对安全壳承压边界进行压力试验,以验证安全壳压力边界的结构完整性。 ILRT全称安全壳整体泄漏率试验,根据核安全法规HAF0212,需要对安全壳进行整体泄漏率试验。执行安全壳整体泄漏率试验的目的是验证安全壳压力边界的密封性满足要求。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