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世界核电生态,争鸣与合(一)

世界核电生态,争鸣与合(一)

来源: 中国核工业报 发布日期:2016-05-10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核电已经到了推广第三代孕育第四代的阶段。如何看待核电未来的发展,如何以更开放、更融合的眼光看待世界核电生态,成为了全球核领域共同关注的命题。

  日前,在第二十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的“世界核电新技术”报告大会上,记者观察到,参会嘉宾从创新、面对挑战、合作等方面就对以上关注进行了回应。

  多元发展的争鸣

  “我们行业要继续发展,需要引进新的技术。英国现在希望引入私营企业的投资,发展下一代核反应堆。”英国气候变化部核能发展办公室总裁李·麦克多诺女士,在报告中表达了该国引入新技术的意愿。

  当前,除了备受国际关注的欣克利角C项目正在进行外,英国政府还十分重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发展。2014 年底,英国制定了SMR2020 年代发展计划,宣布“ 未来5 年里将投资2.5 亿英镑(3.52 亿美元)用于雄心勃勃的核研发项目”。李·麦克多诺透露,在今年3 月,英国政府领导人表示,希望SMR 在英国能够尽快实现商业化。他们将公布SMR 开发线路图,以及解决选址、监管等问题,并引入竞争机制,以推动该国SMR项目的进展。

  此外,英国还打算针对核废料处理建设深地层处置设施。“这项工作可能要花上几十年,对技术和经济上都将带来巨大挑战,但这对未来的一代非常重要。”李·麦克多诺表示。

  而美国则在产业链创新方面做文章。目前全球50%以上的核电站都是基于美国西屋公司的技术,该公司副总裁吉姆·布莱纳将其归功于“不断创新”——“不断的产品升级让我们维持到现在的商业规模,并走向未来。”

  西屋公司不仅拥有在全球开发核电新建项目的机会,还通过提升先进系统来提高电厂的运行表现,发展软件提高对燃料的监测,在退役和废物管理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可以说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退役管理都做了很多创新,“因为我们想要发展核能,只能通过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来完成。”吉姆·布莱纳说。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项目,也是多国科技合作的项目,代表着核能未来发展趋势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目前进展顺利。据ITER 总干事伯纳德·毕戈介绍,当前他们正在修建最大的托克马克装置,第一个主要部件已安装好,最大的超导体采购也已完成,15 个主要零件运抵现场,还有30 个零件将在今年年底运抵,90%的实物采购已签订协议。

  中国的核电发展也可圈可点,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内示范项目进展顺利,海外首台机组也实现了FCD,而且通过工程检验和项目拉动,实现了华龙技术的不断创新。此外,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有望2017年投产发电。

  然而,面对世界核电技术创新争鸣的现状,一个声音却反弹琵琶。法国电力集团执行副总裁马识路认为,技术创新是好的,但过度强调技术的先进性,会增加成本,对运营商和建造方带来很大难题。他希望业界认识到,运营商和供应商要保持很好的联系和沟通,这样才能把运行中的经验反馈到工程设计、设备的制造中。法国电力集团几十年来一直在收集运行经验,这也是法国核安全业绩较好的缘故。他还为核能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先把反应堆的种类确定下来,整个行业只要确定好的几种技术,而且这几种技术应该由操纵员和运营商来参与设计,运营商之间要增加经验交流,加强合作,才能实现最好的技术。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