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不要核废料也不要核电站 德国反核运动进退维谷

不要核废料也不要核电站 德国反核运动进退维谷

来源: 央广网 发布日期:2016-07-18

  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长期以来,反对核能在德国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人们对于核废料处置问题也极为敏感。德国联邦议会核废料处置问题专家委员会本周二发布长达六百多页的报告,对如何最终存放核废料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王风波指出,鉴于核废料存放选址问题具有高度社会敏感性,这份专家报告只是提出了技术上原则性建议,而小心翼翼的避开了具体的选址建议。由于话题高度敏感,该专家报告只是提出今后选址核废料最终贮藏地时,首先考虑具有黏土、盐或花岗岩保护层的地质结构,并能保证核废料至少安全封存100万年。报告刚公布后,就有巴伐利亚州的环境部长站出来表态,称巴伐利亚州的地质结构不适合做核废料贮存选址。

  核废料存放问题近乎无解,因为核废料输送到其它国家存放也将违背德国社会的普世主义价值观。可以预见,本周二的专家报告,并没有给出核废料存放的这一棘手问题的答案,而只是将问题推迟了。如何解决核废料存放选址问题,是德国社会的一颗定时炸弹,也将考验德国政治家的政治智慧。

  德国自1962年开始使用核电站发电,总计建设使用了21座核电站,目前德国共有八座核电站还在使用,核电占整个能源供应的百分之十六左右。本世纪初,德国政府决定逐步退出核电,计划最迟到本世纪中叶关闭所有民用核电站。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促使德国政府在民意压力下,决议到2022年德国彻底退出核电。目前,德国已经关闭了13座建设时间较早的核电站,还有8座核电站仍在使用,占整个德国电能供应的16%左右。

  德国是绿色和平运动起源的国家之一,反对核能始终伴随这一运动,退出核能的要求在德国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德国政府退出核能的决议也是德国社会共识的结果。不过,伴随抗议核能运动的不只是退出核能的要求,另一个长期热门的话题是核废料存放地的选址问题,抗议者阻挠核废料运输的场面,一直是德国反核运动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画面之一,其关键词就是下萨克森州的小镇戈尔雷本(Gorleben)。

  戈尔雷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了一个临时存放核废料的存放仓库,自建设之日起这个小镇就没有安宁过,抗议者占领道路阻挠核废料运输车的镜头是德国人每年都会在电视上看到的。

  如果不用核电,德国如何弥补电力缺口,核废料到底该怎么处置呢?

  王风波表示,德国是世界减排运动和可再生能源的积极倡议者,德国的“能源转型”政策计划到2050年时,将电能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80%。德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占电能消耗的25左右,煤和天然气能源比例更高达55%,核能占16%。

  核电被认为是仅从经济上讲最廉价的能源方式。退出核能必然要产生大量核废料,既要退出核能,又不愿意把核废料存放在自己的家园,这正是德国反核能运动解不开的死结。核电站会产生以铀燃料剩余物为主的高辐射性核废料,德国每年产生的核废料有数百吨,预计到2022年全部退出核能时,核废料累计将达1万7000多吨。这无疑是个庞大的数字,会让人产生恐惧,因为核废料需要漫长的时间封存才能变得对环境无害。
  
  目前,对核废料的处理主要是采取地下深埋。戈尔雷本临时存放仓库就是利用地下深处的盐层来屏蔽核辐射,但是由于该仓库曾被查出有泄漏问题,引起当地居民的激烈抗议。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