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国字头”核工业大学横空出世!将落户哪里?

“国字头”核工业大学横空出世!将落户哪里?

来源: 中国核网 作者:Calo 发布日期:2018-06-2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万钢委员建议国家尽快支持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近日,这所“国字头”大学筹建有了新进展。

    核工业大学最新消息

    据天津日报6月15日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化与央企的全面战略合作,天津市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十三五”期间,中核集团将联合相关企业,在津规划建设中核集团高端新产业发展基地,加快发展一批国内领先的高端产业,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在津构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团产业链体系,助推天津产业转型升级。

    报道还提到,中核集团将在津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围绕核产业,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训、硕士及博士学历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核心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

    上述官方媒体报道首次披露了中核集团将在津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的消息。

    核工业大学是中核集团于2012年11月挂牌成立“企业大学”性质的核工业大学,由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和研究生部组成。目前,国内由中核集团参与共建、核科学办学特色鲜明且开展本科教育的高校还有南华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

    核工业大学动作频频

    据中核集团官网介绍,1月29日,核工业大学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作为集团公司培养党员、干部和人才的摇篮,核工业大学要承担起为集团公司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向未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大学,创新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高水平的世界一流核工业大学。

    会议还提出,2018年,核工业大学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确保核工业大学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三是加快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四是加快研究能力的提升;五是加快校园硬件设施改造;六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七是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八是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此外,今年6月6日,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述栋拜会了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双方就产业合作、人才培训进行了交流,并共同为核工业大学苏州学院揭牌。

    在揭牌仪式上,核工业大学和中核苏州阀门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苏阀公司加挂“核工业大学苏州学院”。据悉,该学院将利用核工业大学平台资源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关联对接长三角优质培训资源,努力把苏州学院打造成为兼具核行业特色和苏州地域特色、辐射系统内外、有影响力的区域培训中心。

    中国需要一所核工业大学

    关于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储备核工业人才的工作,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已有委员发声。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曾建议:应从核工业发展国家战略层面考量,尽快支持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储备好青年基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万钢介绍,我国虽建有较为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但核产业链长,涉核学科专业方向多、差异大且交叉趋势明显,少数专业(如铀浓缩、后处理、核聚变等)同质性差、需求量小,国内现有涉核专业高校难以满足、总量供给有限。他举了2016年中核集团接收毕业生的例子,在2300余名毕业生中,核专业毕业的仅占20.29%,院所自主培养的不足6%。

    中核集团“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高校对于中核集团的核专业人才需求满足度不足50%。高校补需求“短板”和扩大招生都面临教学资源的瓶颈制约,加上核专业的敏感性制约了国外人才引进,行业特殊性及相关政策优势不足也使其难以吸引和留住国内人才。

    小规模:或参考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办学模式

    万钢建议国家尽快编制出台核专业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支持核科研院所自主培养后备人才;发挥核院所在“高校共建”中的作用,引导高校按照校企结合、产学研融合的要求,创新办学模式和机制,“走出去”联合科研院所或依托核科研院所设立核专业教学点,共同培养核专业人才。

    万钢建议国家尽快支持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他透露,目前,中核集团正在以核工业干部管理学院、核工业研究生部两个事业法人办学实体为支撑,统筹集团教育培训资源,筹建中国核工业大学,搭建与国际接轨的高端教育培训实体。他还建议,参照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办学模式,在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在职人员再教育的同时,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展小规模、急需的本科专业教育,以满足中国核工业发展不同梯次专业人才建设需求。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