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国内首个核能清洁供热项目年底投产 批量推广指日可待

国内首个核能清洁供热项目年底投产 批量推广指日可待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19-08-28

    再过四个多月,山东省海阳市部分居民将用上稳定、清洁的核能取暖。这是今年山东省海阳市政府与国家电投山东核电签约的核能供暖项目,也是国内首个正式落地的核能清洁供热项目。

    拓展核能应用场景

    “根据项目计划,今年12月,海阳核电将具备向周边提供7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2021年具备满足海阳市内供热能力,实现核能拓展应用。”国家电投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在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与共和国共成长——新媒体走进新国企”活动上向记者介绍。

    海阳供热项目年底投产运营,意味着国家电投“从核电向核能拓展”的转型,其产业发展战略举措已初现成效。目前国家电投依托拥有先进核能技术的优势,主动携手央企、科研高校,探索符合国家清洁供暖发展要求的新路径。早在去年7月5日,国家电投在哈尔滨就发起成立核能供暖产业联盟,聚集央企、国内产学研资源,开发安全高效的核能供暖技术,推进核能供暖产业应用,推动我国首个市场应用案例——山东省海阳市核能清洁供热项目正式“落地开花”。“从设计院方面讲,核能供热技术方案完全可行。”郑明光对记者表示。

    核能供热批量推广指日可待

    从国际视野来看,核能供热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国际上就开始核供热技术的研发与市场应用,如今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在世界上已有超过1000堆·年的成熟应用经验,芬兰、瑞士以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核电站已实施供热并长期安全运行。

    与国外相比,国内核能供热起步较晚,1983年底,清华大学对2兆瓦池式堆进行了技术改造,向工作区三幢面积1.6万余平方米的建筑物供暖两个冬季,开启了我国首次核能供热的工程试验。2017年1月,中国原子能科学院通过对已运行53年的泳池式反应堆进行改造,成功为该院共计约1万平方米的两栋办公楼和一座厂房提供核能供热,完成了168小时考验。

    目前我国核能供热还在试验阶段,尚未有市场商业应用。不过,在郑明光看来,我国有强大的核电设计能力、设备制造能力,中国核能供热堆将来批量化推广指日可待。“如果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中国供热堆一定会引领世界发展。”

    记者了解到,地方通过政策支持核能供热力度正不断加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明确指出,将研究探索核能供热,推动现役核电机组向周边供热,安全发展低温泳池堆供暖示范。

    “一堆多用”更具经济性

    在清洁供热需求愈来愈强烈的情况下,核能供热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那么,核能供热与现有供热方式相比经济性如何?老百姓能用得起核能供热吗?

    “如果只是单一供热,核能供热的经济性较差。”上海核工院原副总工缪鸿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核能供热主要是收集产生蒸汽,通过输送,太远的话,供热效果大打折扣。

    不过,看似高大上的核能供暖,如果实现多能利用,其价格真的十分“接地气”。郑明光向记者坦言,“一个核能供热吉焦等于40吨标准煤烧出来的量,目前核能热价为30-40元/GJ,远低于燃气的80-90元/GJ。如果实现量产,热价将会进一步降低。”

    据了解,国家电投正在研发的和美五号与和海五号将做到“一堆多用”,可实现工业供气、热能驱动制冷、并网供电、核能制氢、集中供热等多能利用。“国家电投研发的和美一号(200MWt)核能供热堆将兼顾工业供热带来的经济性,可全年运行,提高核电站的效率。”郑明光表示。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