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核二二公司 发布日期:2019-10-12
资料检索
熊杰,男,1987年10月出生,2010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中核二二公司方家山核电工程项目部常规岛队担任工长、技术员。2012年8月经中核二二公司批准保留工作岗位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年3月完成学业回到中核二二公司原核电工程事业部技术部工作,现任核与军工工程事业部技术部副主任。
参加工作9年多来,熊杰先后两次被评为集团公司级“青年岗位能手”,并于2018年3月被中核二二公司推荐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候选人,多次获得公司级“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他,一直兢兢业业,虚心好学,认真钻研,勇于创新,不断进步。
心怀感恩,主动担当回报公司培养
2012年8月,中核二二公司批准熊杰保留工作岗位、委托培养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他在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与辐射安全研究所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相关的研究工作。2015年3月,从哈尔滨工程大学顺利完成学业回到公司。
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熊杰时时心怀感恩,事事全力以赴。在经历了“工作-学习-再工作”的历程后,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公司的科研、生产实践当中,如何不断创新为公司的发展、提质增效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不辜负公司的培养。他如是想也如是做,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他主动担负起解决核电项目中遇到的工程力学计算问题的责任,利用业余时间先后为三门二期核电核岛及常规岛筏基、陆丰核电核岛筏基、徐大堡核电核岛筏基等项目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问题提供技术支持,还时常加班加点及时地为核电项目部解决其他工程实际问题。他立足工作岗位,坚持把工作做到极致,为公司节省了数十万元工程成本。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公司、事业部组织的重大方案评审,集采管理中技术标评审等工作。经过近几年的锻炼,他已成为了公司工程计算方面的专家以及公司建筑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
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助力提质增效
工作中,熊杰不断尝试着将学到的专业技术——“工程仿真分析”技术运用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先后利用该技术为公司桁架大模板体系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仿真模拟问题,为多个核电项目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实现了提质增效。
同时,熊杰还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正视问题,并能开拓创新地解决问题。在一次为核电项目解决核电站核岛筏基温控计算问题时,他发现传统的温控计算方法计算环节多,计算公式复杂、工作量大,需要耗费技术人员大量时间,而且计算结果不利于工程技术人员直观判断风险。行业内虽也有先进的技术方法,但是国内只有一家单位掌握该方法,由于其行业垄断,一项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有限元分析及测温监控外委经费多达55万元,如需委托则增加了大量的成本投入。为了在这个问题上能有所突破,从而打破垄断,实现降本增效,他带着问题,利用业余时间查资料,想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不断攻关,经过半年时间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成功用于三门核电项目500KV GIL沟道工程的生产实践中。
除了钻研技术,熊杰还十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在攻克技术难题后,他及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作为第一发明人申报的发明专利——《核电站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仿真分析方法》(中国核建股份公司范围内首次利用仿真分析方法申请的发明专利)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取得专利证书。此外,他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自主开发的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软件,向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申请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科研课题方面,熊杰主持申报的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与测试”,经中国核建股份公司多次专家评审,最终从核建股份23家成员单位申报的86项科技创新项目中胜出,成为2016年最终批准立项的22项核建股份科技创新项目之一。在公司内部科研课题方面,他也成功申报两项、参与两项。
注重提升,模范带动培育创新团队
工作之余,熊杰勤于关注同行业内的先进技术,长期活跃在核工程和工程力学领域前沿,以此掌握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先后在中国力学大会、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以及第25届国际核工程大会等国内、国际学术性会议上撰稿并受邀参会作口头报告。
其中,他撰写的“储罐类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研究”被中国力学大会2015(CCTAM-2015)录用,受邀2015年8月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在反应堆结构力学分会场作学术报告;撰写的“AP1000核岛PCS水箱振动台试验模型研究”被清华大学、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委员会主办的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录用;撰写的《Research on the shaking table test model of PCS storage tank of AP1000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录用,并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中的两大机构——《工程索引》(EI)及《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同时被评为宜昌市第13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他积极与业界同行开展技术交流,参与各级学会、组织,不断开拓视野。2018年,他被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确定为核工业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被宜昌市土木建筑学会确定为会员。
作为核与军工工程事业部技术部副主任和股份公司科技创新项目执行负责人,熊杰在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并不断学习进步的同时,十分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多次组织部门成员和课题组科研骨干开展内外部技术培训,亲自反复示范操作,帮助相关技术人员迅速掌握某款工程计算软件。
此外,他还邀请公司财务专家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课题成员进行专项财务培训,邀请公司技术专家为课题组成员分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的相关经验,以此不断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战斗力。2017年,他带领的核建股份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团队,被中核二二公司工会确定为“五型”班组创建单位。
踏实工作,执着追求必将成就梦想
2015 年12月,中核二二公司组织机构调整,设计室资质转由核与军工工程事业部维护管理,由熊杰负责中核二二公司设计室的相关工作。接手新任务后,他参考省内的大型建筑设计院建立了设计室的相关制度,编制并发布了中核二二公司《设计室设计管理程序》,规范了设计室的设计管理。在随后的工作中,他主持设计的福建漳州核电搅拌站工程项目,通过不断优化设计,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近100万元;整个福建漳州核电搅拌站EPC工程仅土建部分就最终盈利近400万元。此外,他还主持设计了陆丰核电、三门核电项目的SC结构拼装场地及海南昌江安全培训中心等项目,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
借鉴大型建筑设计院的相关经验,熊杰将BIM技术应用到了公司设计室的前期设计方案工作中,先后主导了三门二期仓库等设计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对公司技术能力对外宣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核与军工工程事业部承接的EPC项目投标中,设计室不断加强设计管理、优化设计方案,积极与外部不同层级的设计单位开展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熊杰负责了拟提案国际标准——《核电厂核岛微网测量技术规范》的相关申报工作。国际标准在核建股份范围内尚属首例,没有相应的经验可以参照。他主动学习,不断攻坚克难,最终组织团队成功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提交了国际标准申报的相关材料。
他还代表公司在德国柏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85分委员会年会上成功完成了国际提案标准——《核电厂核岛工程微网测量技术规程》的汇报及答辩任务。作为完成人之一申报的拟提案国际标准相关的技术——《AP1000核岛反应堆微网点布设技术》成果,也顺利通过了国防科学技术鉴定。
2018年4月,熊杰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两次找到他,跟他说学校和军事科学院有一个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有1个申请-考核制博士(即推荐制)招生名额,他的条件能达到要求,希望他能辞职深造读博,师从军事科学院工程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任启辉,经济上导师会全力支持。当时他有些心动,但是一想到公司花了很大的精力培养了他,而且又逢核电市场低谷期,正是公司提神聚力的关键时刻,最终他放弃了这次机会,继续脚踏实地安心工作。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始终保持勤勉、谦逊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年轻的熊杰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奋力前行,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人生新的篇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