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记者 刘文慧
此前,eo曾在《90多人集体辞职,合肥核安全所跟核电企业有什么关系?》一文中梳理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合肥核安全所”)的研究方向和项目。
合肥核安全所有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铅铋冷却反应堆”项目。这个项目属于中科院“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先导专项的一个子项目。合肥核安全所相关团队计划于2017年左右建成热功率为5-10MW的铅铋冷却反应堆。
只是,至今未有该反应堆建成的确切消息。
不过,eo记者注意到,从2012年到2016年四年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曾就多种铅铋相关设备、服务进行单一来源采购。
12个单一来源采购项目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上中央单位单一来源政府采购审核前公示,记者共找到12份项目相关采购,其中8个项目显示了采购预算,合计超过3000万,剩下4个项目未显示金额。
这些项目包括离子源、铋金属、铅铋合金、脉冲化装置和二氧化铀密封体、物理特性测试组件,还包括液态铅铋热工实验装置、液态铅铋安全实验装置、铅基集成测试平台原型设备、氧测控系统,及铅铋集成测试平台工程设计资料和铅铋冷却反应堆总体设计方案评估。
采购来源除了三家国内公司,其他公司均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技术发展中的“外援团”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核安全所官方网站消息显示,2017年7月项目团队完成了国际首个紧凑型临界/次临界双模式铅基研究实验堆设计,发展了包括氧测控、主泵、换热器、堆芯组件等系列铅基堆核心技术。
但从单一采购清单上可以看到,氧测控系统项目应该是从德国KIT公司购买所得。根据相关采购前公示,该项目需要满足在温度350℃-550℃范围内,要控制液态铅铋中溶解氧浓度在10-6-10-8wt%范围内,国内没有氧测控系统相关产品,目前国际上仅有德国KIT在此方面能够提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
另外,液态铅铋热工实验装置和安全实验装置、铅基集成测试平台原型设备及铅铋集成测试平台工程设计资料和铅铋冷却反应堆总体设计方案评估均从意大利采购。
其中,设计评估方案指的是对液态铅铋冷却反应堆中核燃料、堆芯物理、热工水力设计、换料系统等系统设计方案按照各系统设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评估,保证设计方案合理性、计算准确性、技术可达性,提出各系统方案的改进建议。
如何理解这些采购项目?
根据中科院相关网站介绍,铅铋冷却反应堆作为新型的反应堆系统,具有特殊的物理、工程和技术问题,必须开展反应堆物理设计和相关关键技术预研,通过建设相关实验设备和反应堆预研装置,验证反应堆的物理、热工及安全性能,掌握设计、建造和运行铅铋冷却反应堆所需的方法和关键仪器设备研制技术,为未来全面掌握自主设计、建设和运行铅铋冷却的反应堆和ADS嬗变系统积累知识和经验。
可以看到,“铅铋冷却反应堆”项目有三个任务:1、验证原理;2掌握方法和关键仪器研制技术;3、积累经验。
在业内人士看来,所采购的项目更多只能满足验证原理的需求。
铅铋堆并不是一个新科研方向,除了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在该领域亦有研究。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就类似面对一道数学题,小王在内的几个同学解答出来。小王同桌小明向小王借了工具、请教了解题思路,写了几步后并不确定是否正确,还得让小王帮忙看看。”
事实上,合肥核安全所相关团队也未能按照计划,于2017年左右建成热功率为5-10MW的铅铋冷却反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