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专家点评  > 吴放:山东核电核能综合利用实践及规划

吴放:山东核电核能综合利用实践及规划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1-10-23

10月20日,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山东烟台隆重召开,本届学术年会以“庆贺党百年华诞 勇攀核科技高峰”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核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核科技工作者参会。

00.jpg

山东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放出席并做《山东核电核能综合利用实践及规划》主题报告,分享了核能综合利用发展的背景与意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山东核电的实践与规划及关于推进我国核能综合利用发展的倡议。现将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核能综合利用相关政策与发展必要性


近年来,能源安全及清洁能源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重大能源战略思想,再到“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2020年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3060”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核电及核能综合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及淡水需求作为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真问题”,核电厂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在核能发电主业外,不断拓展核能综合利用,为地方发展、为社会民生痛点推出相应的“核能”解决方案。同时,也可实现核能的高效、多元化利用,提升核电企业抗风险能力。从单一发电到核能综合利用,核电将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带来更多可能性。



山东核电核能综合利用实践及规划


山东核电以现实可行、兼顾长远,由易到难、分步实施,地方协同、产业配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实施原则,确立了高品质热能发电、中品质热能供热制水、低品质热能生态建设的核能梯级高效利用思路,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努力为社会贡献出清洁的电、零碳的暖、纯净的水以及绿色的氢。

00.jpg

2019年,山东核电建成并投运全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覆盖核电厂周边70万㎡,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覆盖整个海阳市城区的二期450万㎡项目将于今冬供暖季投入运行,每个供暖季节约原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将助力海阳市打造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单台机组供热面积3000万㎡的改造工作正在推进当中。


世界首个水热同传、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也均已投运,为同步解决北方沿海地区清洁取暖及淡水紧缺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海阳核电”方案。


山东核电规划储热储水一体化+搭配风光,联合多个核电基地,采用长距离大温差输热技术,建设半岛清洁供能主干管网,实现烟青威地区清洁用暖、用水互通互补,打造清洁能源生态系统。



核能综合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能源清洁化低碳化背景下,在民生供暖、北方制淡水、工业供蒸汽等方面,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大体量可负担稳定、可靠的清洁低碳能源极其稀缺,核能是目前最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核能综合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我国全面掌握三代先进压水堆技术和四代特征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技术,具备批量化建设三代压水堆和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能力。先进快堆和熔盐堆技术取得突破,紧凑式压水堆型小堆研发取得积极进展,为核能综合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变革,为核能综合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新场景。


推进核能综合利用,需要解决大量技术难题,同时也面临商业模式创新的挑战。



关于推进我国核能综合利用发展的倡议


01 助力“3060”目标实现,核能综合利用要“有为争有位”


02 练好“内功”,搭好“舞台”,核能综合利用应提质增效


03 因地制宜、因厂制宜,核能综合利用要加快落地和推广


在中国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核能综合利用是核电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为构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注入“核动力”。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