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二二公司成功实现CV钢制安全壳底封头自动气保焊工艺应用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5-09-29
9月27日,在陆丰核电项目2号机组CV钢制安全壳底封头纵缝焊接作业中,成功应用自动气保焊技术。这是国内核电行业首次将该项技术应用于CV底封头焊接,标志着中核二二在核电建造核心工艺的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中实现重大突破。
作为核电站的关键设备,CV钢制安全壳是核电安全的重要屏障,而其底封头宛如守护核电站安全的“巨型安全碗”——不仅尺寸大,焊缝长,且整体呈立体曲面形态。这种复杂结构对焊接工艺提出了极致要求,传统焊接模式完全依赖高级焊工手工操作,不仅面临焊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现实困境,更难以保证数百米焊缝质量的高度一致性,成为制约核电建造效率与质量的关键瓶颈。
此次中核二二创新应用的自动气保焊技术,是针对CV底封头现场拼装场景的精准突破,三大核心创新点凸显“智造”实力。
01焊接装备集成化“革新”
直面现场拼装工装复杂、作业空间受限的难题,研发团队将送丝机与焊接小车本体高度集成,大幅缩短送丝距离,从根源上保障送丝稳定性。相较于以往焊接电源、送丝机、小车“各自独立”导致的移动不便、焊接距离受限问题,新装备更轻巧、更灵活、更适配现场复杂工况。
02强磁吸附柔性轨道“护航”
采用高性能永磁吸附设计的柔性轨道,为焊接小车提供“稳稳的支撑”——无论在平、横、立、仰等任意焊接位置,面对焊接过程中的高温环境,轨道可以牢牢吸附,既不影响焊接质量,又为自动化焊接的稳定性提供可靠保障。
03组合焊枪摆动模式“破局”
创新研发“角摆+横摆”组合摆动模式,精准匹配大厚板焊接的打底、填充、盖面全阶段需求。通过灵活调整摆动方式,有效规避侧壁未熔合、气孔等常见焊接缺陷,让每一段焊缝都达到核级质量标准。

在陆丰核电项目现场,中核二二团队经过周密策划与反复调试,首次在大型曲面结构上实现自动化焊接。当庞大的CV底封头内侧,自动焊设备沿着柔性轨道稳健爬行,闪烁的弧光在曲面间划出均匀流畅的焊缝时,不仅验证了自动化焊接技术在核电建造复杂工况下的高度可行性,更为陆丰核电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全新技术方案,向全行业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自动化焊接经验,为我国核电建设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迈进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中核二二将继续围绕建成“科技特色鲜明的一流建筑工程公司”的战略目标,持续深耕数智化转型升级,加大先进自动化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力度,以技术创新为笔,为我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