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刘巍:核聚变能源是重要替代能源 希望50年实现

刘巍:核聚变能源是重要替代能源 希望50年实现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日期:2009-03-09

    刘巍:核聚变能源是重要替代能源 希望50年实现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政协报和搜狐网联合举办“2009全国政协委员系列访谈”,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和网友们一起来讨论大家最关心的民生问题。3月8日,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巍做客搜狐。

    我国核电站目前的机组运行安全水平高于美国法国

    主持人:很多专家回顾每一次历史上经济危机的结束,认为都是由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结束的,这一次经济危机刚开始的时候,也有专家说,这一次技术革命就是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但是,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实际上是有难度的,因为投入可能要比预想要大得多,您觉得这个投入问题会否阻碍清洁能源的发展?

    刘巍:十年前,我们意识到清洁能源的好处,但那时候我们还在发展当中,产出比较少,所以会认为清洁能源的投入大会阻碍它的发展。现在,我们发展到一定时候,实际上传统能源已经在阻碍发展了。从目前来看,清洁能源的投入,还是比传统能源要有优势。

    比如说核能,现在它在治理环境方面需要投入的少;另外,核能一次性投入会大一些,但是它的整个发电成本并不是特别高,相比最近煤炭涨价以后的煤电,实际上核能很有竞争力。现在核电跟脱硫的煤电已经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所以清洁能源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定要比传统能源的投入要高。

    传统能源还要很多的外部成本,平时所说成的成本并没有算进去治理污染这个外部成本,其实传统能源的成本是很高的。

    主持人:发展清洁能源的技术,尤其是核能源,国家现在有没有一些什么新的突破?

    刘巍:从核能来说,我们国家应该说是走上了比较成熟的道路。现在我们能够批量生产,全部是自主化、国产化的核电站,我们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的水平,应该说在目前全世界运行的电站里面水平应该说是比较高的。目前美国运行的核电站一百多个机组,还是七十年代的产品;法国运行的50多个机组,也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而我们目前运行的机组,包括我们在建的机组,应该是在美国和法国90年代、甚至更晚的水平上,也就是说从同比上来看的话,目前我们现在运行的机组安全水平,应该比目前美国和法国运行的水平还要高。

    另外,我们正在努力研发自己知识产权的核能技术。最近国家投入几百亿作为大型先进核电装备的研制经费。

    用于发电的核材料的铀浓缩度比军用的低很多

    主持人:清洁能源、比如说核能会否有安全问题?

    刘巍:总体上来说,清洁能源十分安全,可能大家比较关心核能这一块。其实现在我们所用的核能跟大家所想象的在军工上用的核材料是不完全一样的。因为军工上用的核材料,铀235的浓缩度是在90%以上,我们目前用在核电上发电的燃料中铀235只有3%。有专家做过一个很好的比喻,白酒一点就点燃了,啤酒怎么点都点不着。

    当然裂变材料本身还是有安全性的,我们有多重保障。燃料燃芯上面有燃料包壳,是很特殊的材料,是用锶合金来进行包壳,这是防泄露的防线。

    我们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核反应堆的厂房,上面是一个球顶,底下是铜顶,这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我们叫做安全壳,对内如果产生氢气爆炸,可以防。对外。可以防飞机撞击、地震和龙卷风等等,这都是我们实实在在计算过的,这比一般房子设计的安全度要高得多。

    核聚变能源是重要替代能源 希望50年内实现

    主持人:国家在核能产业上面投入力度很大,那么会不会增加国家能源监管的负担?

    刘巍:我们国家现在推行的是积极发展核电的政策,这种政策是可喜的。但是,短时间大量机组要上的话,的确是给安全监管带来一些压力。作为政协委员,我们也在和安全管理当局在分析,目前核监管上面的做法会否导致人力不足?我们监管是不是过细?是不是要把政府职能跟社会职能分开?另外,也希望核监管的人力要在各种程度上加强监管,这是我做的一个提案。

    主持人:包括核能源在内的所有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您认为需要多长时间?

    刘巍:完全代替的话,我猜想可能需要30年以后,特别是我倒期待核聚变能源能够出来,核聚变这个能源如果在50年内能够出来,毕竟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主持人:但是这个技术攻坚还是比较难?

    刘巍:对,可以这样说,现在这个技术在产生可控的核聚变之前,应该说引起了很可喜的进步,但是还是有一些难点。比如说怎么把它产生的功率再载出来,这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考虑。因为核聚变是需要一亿度以上的温度,一千个大气压以上,所以这种情况下,这是一个难度。但是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替代能源。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