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全在国外 或重蹈国人喝汤洋人吃肉

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全在国外 或重蹈国人喝汤洋人吃肉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09-08-26

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受制于人

专家呼吁,尽快向研发倾斜,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弯道超车”

    由于受到国家即将出台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鼓励,国内大批企业纷纷上马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目前形成较大规模的新能源基地已达10余个。记者近期对我国以风能、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进行调研时,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过快潜伏深层危机。

    一些熟悉国际国内新能源开发现状的专家认为,由于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我国盲目上马的部分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引发深层危机。

    比如核能,核心原料为铀,但我国储备少,需要进口,发展一旦上规模就容易受制于人;风能领域的电机制造技术同样如此。目前2.0至3.0兆瓦的风机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机型,但国外风机生产巨头为保持其技术的垄断性,不愿意输出2.5兆瓦以上级风机制造技术,也没有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因此,我国风机制造商多数采取购买国外风机公司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引进的机型主要集中在1.0至1.5兆瓦。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多晶硅和单晶硅的提纯技术,这一技术长期以来基本上依靠日本和德国。即使在日本和德国开始向我国输出硅提纯技术之后,我国还是面临着“技术租借”这一瓶颈。因为德国和日本与中国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取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就必须向出让国交纳技术转让费,在这一工艺流程下进行的任何改造创新,即使取得专利,其专利归属权仍然属于出让国。这相当于用太阳能光伏每发一度电,国外技术就会从中拿走0.1元钱。

    分析造成我国新能源发展长期只能“喝汤”无法“吃肉”的原因,专家们认为,一方面是企业的整体科研实力特别是基础理论领域长期滞后,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相关政策过分强调应用领域研究,重点扶持产业转化。这两大因素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研发领域缺乏核心技术的关键环节。

    专家们呼吁,尽快向基础理论研发倾斜,向以零部件为核心的制造业倾斜,才能推动我国新能源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两个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