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发布日期:2022-05-30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第四卷)》已完成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发产业先声的智慧文萃,是行业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产业前途命运进行思考的思想文库。自2021年12月起,协会微信公众号将精选大部分文章与广大读者共享。今天推出的是核安全与公众沟通板块文章《中国广核集团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杨晓晨
现任中国广核集团公司信息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大型能源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主持开展了中广核“十一五” 至“十四五”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中广核 ERP 建设方案研究和首个 ERP 实施项目。
《中国广核集团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随着 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 +” 的应用也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的日常生产生活逐步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演进,数据已成为生产要素,数字技术已不再是差异化竞争优势,而是企业制胜未来的必要要素。
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 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是习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技术”的重要论述。
中国广核集团始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使命,积极探索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把创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与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有机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数字化创新发展之路。
1 提高认识、增强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感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央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体现,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开创国资央企改革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抓手。数字化、智能化,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
2020 年 8 月,国资委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新篇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方式。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革命和企业数字化浪潮的兴起,国际先进核电企业(如:法国电力、俄罗斯国家电力、美国埃克斯龙、韩水原电力等)都将数字化战略纳入企业战略,国内各大能源企业也纷纷将数字化转型工作上升至战略高度积极推动。
中国广核集团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开展和落地。2020 年 10 月,中广核集团杨长利董事长在国资委网站上的撰文《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建好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也指出:“加快数字化转型,对落实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数字技术和传统能源业务的深度融合,将更好地促进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地”“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广核打造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意义重大”。
“十四五”期间,中广核将以业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先导,制定完整的
数字化转型战略,在“五统一集,共享众创”信息化建设原则下,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场景落地,助力集团创建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2 加强对标,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目前集团各单位正积极开展相关数字化技术研究,探索数字化转型应用实践。通过一系列试点项目,在“数字华龙”、智能核电项目(一、二期)、智慧工地项目、电子取还票及若干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通过对标国际一流核电先进企业的数字化经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数字化战略制定、数字化管理实践、数字化应用场景 / 案例的广度与深度、数字化团队创新等方面,中广核与世界一流企业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们需要进一步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加快推进,迎头赶上。
以下是我们同国际主要标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一些对标比较(见表 1)。
表 1 世界一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标
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是新的技术赋能、新的用户体验、新的运营体系创新、在新领域确立生态级的竞争优势。采用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构建的基础设施底座;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打造的算力基础设施。通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转型升级,进而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融合基础设施平台,是中广核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重点建设方向。
3 把握方向,数字化转型先行示范
推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我们除了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内生需求,还应该有一批技术领先的合作伙伴。近年来我们与华为、阿里、百度等技术、理念领先企业进行合作。在集团管控和核心业务上推动新技术的场景化应用示范,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不断总结沉淀典型案例推而广之。中广核数字化转型之路见图 1 所示。
图 1 中广核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核电生产运行领域开展智能电厂(生产作业中心应用)、智慧运营等建设, 推进设计建造数字孪生(“数字华龙”)、工程数字化移交;在新能源领域构建起智能风电一体化平台;在核燃料板块打造数字矿山等示范工程。
同时,集团在技术层面上也进行了整体规划布局:通过整合存储算力资源,建立起集团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初步构建起先进的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制定了汇聚全域数据的规范治理体系,使数据贯通和挖掘分析成为可能;同时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先后成立了核电信息安全研发中心,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沈昌祥院士工作站等,为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网络安全保障。特别是在 2020 年 4 月实现了全集团核电站办公网和生产网络物理隔离,为集团核电站工控系统的绝对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核设施的数字化场景应用筑牢了安全堤坝。
4 智能驱动,数字化为业务赋能
在“十四五”时期,中广核提出“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中广核,支撑集团成为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愿景和使命,我们制订了三步走的数字化实施计划:
(1)先行示范阶段(2021 年—2022 年技术底座构建与速赢)建立零信任网络安全体系,持续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集团管理职能领域信息系统支撑全面覆盖;建设自主可控云平台;加强和完善中台建设,优化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架构,完善 AI 中台服务和完善基于云原生的技术架构中台;搭建工业互联网技术平台;试点智慧财务、智慧采购、智慧电厂等场景的数字化转型;优化 IT 治理,建立起双态模式的 IT 组织,补充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等专门人才。(2)智能化阶段(2023 年—2025 年数字化转型深入开展)全集团数字化转型理念普及;集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模式形成,业务与 IT 部门的协同关系加强;全面推进职能管理类和业务类的数字化、智能化场景落地;全面启动核电、新能源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建设,打造行业先进示范标杆;数据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建立起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质量及数据应用,支撑建设数字化中广核的需求,数据资产价值凸显。(3)智慧化阶段(2025 年—2035 年)面向清洁能源生产和服务的全产业链,打造全球化的产业数字生态圈,成为具有典型数智化特征的国际一流智慧清洁能源企业。中广核数字化建设蓝图见图 2。
图 2 中广核数字化建设蓝图
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是场景化应用,在“十四五”时期重点开展以下场景的应用:
(1)集团统一管理信息监管平台:对集团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建设、物资、生产、运营、大修等核心业务的关键绩效指标、关键流程环节和业务规范操作合规性进行实时监管。利用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对公司经营情况、发展能力、全面风险控制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展示及分析,全方位、深层次地透视一线生产经营流程和操作状况。
(2)打造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力、基础设施和金融合作生态,打造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生态体系,对接集团外部联盟链双链通平台,开展真实贸易背景的供应链融。
(3)建设供应链一体化智慧电商平台:对大宗物资、劳务服务、运营期物资及办公耗材的全流程管理,实现全产业协同、全流程规范、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入口统一及全功能覆盖的产品能力建设,同时,采购供应量统一平台在满足中广核自有需求外,还可以作为能力输出,形成新的利润来源。
(4)智慧工地:面向核电工程建设现场,重点围绕现场安全、质量、进度、技术等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形成以物联网为基础,“人机料法环”与“六大控制”全面结合的集成平台,实现核电工程现场 “可控、可管、可视”的全数字化管控要求。
(5)数字化防造假:借鉴国际同行做法,通过 AI、移动等技术打造工程建设防造假平台,防范和拦截伪造篡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过程记录,仿冒产品、以次充好、冒名顶替作业等违规行为。
(6)智慧矿区、数字化矿山:在海外铀矿勘探、开采和水冶生产管理基础上,通过设备互联和数据集成,打破数据孤岛,实现生产和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为产供销一体化提供支撑。
(7)核电运营作业管理中心:在大亚湾核电站良好实践基础上,通过 SAP/P6/ DTMS 等系统的数据集成和实时动态交互,实时集中展示电厂日常生产活动的流程关键信息,并实现电厂日常生产活动管理计划的活化滚动,从而减少工作过程信息接口,提升工作过程各环节的沟通效率,提高维修质量和设备可靠性。
(8)核电运营“8+1”设备数字化应用:围绕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主泵、汽轮机 、主变、凝汽器、重要泵组、发电机、应急柴油机、冷源等重大设备,开展设备信息一键获取、异常信息精准推送、专家工作站信息化功能建设,提供协同平台,支持电厂设备工程师与“8+1”设备专家进行高效沟通,问题处理及后续跟踪和闭环式管理,提升工作便利和效率并形成标准的知识库。
中广核数字化转型正在路上,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集团上下需要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战略对于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业技协同,做好“平台”+“场景创新”,携手需求用户进行共享众创。通过集团全面的数字化转型,真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把数字化转型打造成中广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