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日本“弃核”暂未影响中国

日本“弃核”暂未影响中国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发布日期:2012-05-21

      2012年5月5日,日本最后一个核反应堆、属于北海道电力公司的泊核电站3号机组停止运营。至此为止,日本54座核反应堆全部停止运营。这是日本40多年来第一次告别核电,从一个对于核电依赖约30%的核电大国,彻底蜕变成一个“零核电”的国家。

      对此,国际社会有关“弃核”和“保核”的争论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业界人士担忧:这一举动能否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中国的核电建设进程会不会受到影响?

      “弃核”之惑

      据了解,日本并非是首先提出“弃核”的国家。早在去年3月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宣布德国将迅速淘汰核电,并在2022年底之前关闭德国国内所有核电站。尽管这一决定得到了德国80%以上的民众支持,但仍被业界认为富含“情绪化”。

      目前来看,这一决定确实有些“尴尬”:近期,波兰、捷克等德国的邻国纷纷表示要建立核电站,欧盟也批评德国在作出重大能源政策方面不同欧委会商榷;此外,德国本国的国家电网扩建、新建燃气电厂、新能源发展的计划上也都停滞不前。

      因此,日本此次的“弃核”行为并未得到市场研究结构的赞同。光大证券研究报告认为,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无论从装机容量水平、发电量水平还是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上都无法完全彻底的替代核电,因此大比例降低核电占比的日本短期遭遇缺电危机的概率将会大幅增高。

      事实上,日本政府对此也有过测算。如果核电机组全部停运,除冲绳电力公司以外的9家电力公司将平均出现0.4%的电力不足。其中北海道和九州将分别出现3%以上的电力缺口,在核能利用率高的关西地区将出现15%左右的电力不足,而仅靠节电措施难以应对。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去年7月还测算,如果日本全部核电站停止运行,2012年度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最大可能下降3.6%,而国内产业空洞化造成的失业人数将增加约20万人。

      令业界人士担忧的是,日本此次的“弃核”行为将会引发更多国家的“效仿”,从来带来更多的“尴尬”。这种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近日有消息称,新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参选时曾经承诺,当选后会在2025年前将法国核电比例减少1/3,从75%降至50%,这相当于关闭24座核电站。

      东方证券的报告称,核电具有发电成本低、发电小时数长、电网接入稳定、零碳排放等比较优势,在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核泄漏事件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全球也只有德国提出弃核,像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仍然大力发展核电。

      对此,光大证券分析师指出,法国核电政策转向的可实施性仍需观察,“弃核”各国重启核电的空间依旧存在。

      中国核电建设未受影响

      在国际上“反核”、“保核”之争日趋胶着的大背景下,中国核电建设会不会受到影响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在某次论坛上对媒体透露,《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核电安全规划》已编制完成,有望于今年7月份获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讨论。如果两个文件获通过,这将重新开启中国的核电建设。

      如此看来,日本的“弃核”举动暂未波及中国。记者了解到,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核电发展规划,是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亿至2800亿千瓦时。而目前在役和在建规模已达到4000万千瓦,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的《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出调整,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8000万千瓦,比2007年的规划大幅度增加。

      王炳华表示,中国的核电技术在全球最先进、安全标准最高、核电站的排放最严格。为安全发展核电,能源局日前也全面启动了在运在建核电站应对超设计基准事故安全技术研发,拟对多种特殊情况下核电站存在的安全问题展开安全分析研究,以形成安全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未来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与安全路线在福岛事故后逐步清晰,核电站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意义也逐步得到显现。”

      公开资料显示,国核公司正在全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的工程建设。下一步将研发CAP1700,发电功率可达205万千瓦,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核电机组,同时正致力于用最先进的技术满足分布式发电要求。小型模块化的反应堆,目前正在和美国顶级企业合作,在未来中国使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配合区域来电、本地电源支撑和分布式布置等能源结构、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的要求。

      市场机构也对中国的核电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光大证券判断,中国核电审批的大闸或将在年内开启,行业景气度回暖,将逐步走出谷底。

      核电明后两年有望迎来设备采购高峰,未来五年有望迎来4500亿元的市场空间。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