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2-07-04
福建作为东南部沿海省份,紧邻台湾,经济及战略地位均十分重要,同时她又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地区,60%以上的煤炭资源依靠外部调入,水力发电又主要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变化较大。目前,福建省煤电、水电和其他能源的比重是71∶25∶4,煤电比例较高,非化石能源比例较低,结构不尽合理,对环境保护压力明显。福建省水电资源已有较大程度开发,进一步利用的空间不大;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虽然清洁、低碳,但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不稳定且无法大规模开发。福建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必不可少,必须采取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建立安全、可靠、稳定、经济、环保的能源保障体系。为此,福建省必须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全面协调解决因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引起能源需求的增长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核电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核能发电对环境没有污染,接近于零排放,尤其没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灰渣、氮氧化合物等排放。其次,核电可以减少化石类等一次性能源消耗。一座百万千万级的火力发电厂每年要消耗约300万吨原煤,每天需要约100节火车皮运输煤。而一座同样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补充约30吨燃料,一辆重型卡车即可拉走。再次,核电可以实现大功率,稳定供电。核电厂占地小,能量密度高,这是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等其它能源无法比拟的。而且随着煤炭价格上涨,核电的价格优势也渐渐凸显。目前,核电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支柱能源之一,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选择发展核能,取得了显著的环保、社会、经济效益。为了确保核电站安全,世界各国采取了严密的防御措施和安全屏障。“福岛核事故”后果严重,影响巨大,但并没有改变世界对核能和核技术的需求,只是改变了对核与辐射安全的要求。我国自“福岛核事故”后,国家组织了历时9个多月,针对我国41台在建、在运核电机组的核安全大检查,结论是:“我国核安全标准全面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民用核设施在选址中对地震、洪水等外部事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核电厂在设计、制造、建设、调试和运行各环节进行了有效管理,总体质量受控”。《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近期也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在落实提高核电机组固有安全性的同时,表明了国家对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信心。
去年,中央批准了福建省的“两规划一方案”,其中《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海西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福建省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强大的能源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发展核能将在满足能源增长需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温室气体和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提高环境满意度,缓解因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而造成的环境治理压力;缓解化石能源的需求对交通运输的压力,可以把释放出来的能力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其他环节当中去;调整能源结构,缓解当今社会发展能源需求与储量有限之间的矛盾;加快海西成为新能源产业战略性先导产业和未来的支柱产业,以及成为东南沿海新能源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的发展步伐。将发展核电作为电力结构调整的重点,这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也是福建刻不容缓的能源战略选择。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