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勾画核电型谱化发展立体图

勾画核电型谱化发展立体图

来源: 核动力院 发布日期:2012-07-05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核电发展节奏放缓,中核集团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因应变化,即时对核电发展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组建小而精的队伍确保在建工程,同时将工作重心从工程向科研进行转移,制定了核电发展的具体路线图,从而勾画出一幅核电型谱化发展的立体图景。

           二代改进型核电工程设计屡屡取得突破

        “2010年9月20日、10月21日,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1号机组和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分别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继2002年核动力院承担设计的第一个核电机组——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并网发电后,核动力院在我国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发展上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核动力院院长罗琦在2012年院领导班子换届述职大会上,面向全院干部和职工作出如此评价。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作为我国“十五”期间唯一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首次采用中国自主品牌CPR1000技术,在岭澳一期的基础上进行了15项重大技术和40余项其他技术改进和应用。秦山二期核电扩建工程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首个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是继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2号机组之后又一自主设计建造的650MWe大型商用核电站,该工程提前6个半月投入商业运行,并进行了包括10项重大设计改进和18项重要设计改进在内的1000余项技术改进。
  
        目前,核动力院承担的核电工程设计任务已达到11个工程24台机组。从我国最北端的红沿河到最南端的昌江,从650MWe到1000MWe,从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的自主设计建造到谋划出口,核动力院人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角落。
  
        在红沿河一期工程4台机组中,核动力院首次突破了反应堆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以及相关仪控电气系统设计这一传统领域,增加了专设、核辅等10个核心系统,设计范围扩展到核蒸汽供应系统,主设备设计从提供规格书扩展为施工设计,在核电站整个核蒸汽供应系统范围内实现机械、电气、仪表和布置等设计方面的集成。福清、方家山等核电工程按照“精干业主、工程总承包、专业分包”的方式,以“交钥匙”模式进行建设。在工程建设中,核动力院除了作为反应堆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设计和技术服务分包方外,还承担了反应堆系统设备集成供货,到2011年,已为16个机组提供此项服务。目前,核动力院已成为国内少有的集核岛工程设计、设备供货成套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分包商。
  
         核电科研优化二代、掌握三代、开发四代
  从“八五”开始,核动力院就是国内几乎所有核能开发专项与核电技术研发相关项目的牵头责任单位,重点负责反应堆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相关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十一五” 期间,在引进、消化、吸收法国核电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岭澳二期、秦山二期扩建、红沿河、福清、方家山、宁德、阳江、昌江等一系列工程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提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品牌CP600、CP1000、CPR1000。
  
         当前,核动力院正全力推进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三代核电技术特征的ACP100、ACP1000/600技术;开发自主品牌的核电燃料元件CF2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燃料元件CF3,最终研制代表中国核电技术水平的核电燃料元件CF4;推进超临界水冷堆等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抢占核电技术发展制高点。假以时日,以ACP100、ACP1000、CF系列燃料元件等为代表的中核集团重点科技专项完成后,将为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重点科技专项的设立,是中核集团从战略高度来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核科技领域的核心研发力量,核动力院责无旁贷,必须抓住机遇做好我们所承担的全部工作。”罗琦表示。
  
         实现自主设计,推动核电设备制造国产化和规模化
  
        大力推进核电设备国产化工作不仅是国家对核电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核电得以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秦山二期核电工程是国内开展商用核电站自主设计的起点,同时也是设备制造国产化的起点。
  
        近年来,核动力院在实现650MWe、1000MWe核岛主设备自主设计的基础上,与一重、二重、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川化机等国内主要的大型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协助企业掌握和提高相关的制造技术,推动设备制造的国产化和规模化。目前,在建核电站的核岛主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目标。特别是2010年8月,由核动力院自主设计的红沿河一期工程首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在上海临港基地制造完工,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并正式向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发运交付,使我国核电设备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跨越”:在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按国际先进核电标准进行核岛主设备自主设计研制能力的跨越;首次实现了百万千瓦级蒸汽发生器国内设计与国内制造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跨越;实现了我国核岛主设备设计能力由60万千瓦堆型到100万千瓦堆型的跨越。
    
       “三路”并进打造 “金牌”产品和队伍
  
        核动力院在核电技术支持与服务、核电站核岛检修、核电产品供货方面始终不断开拓,并频频取得佳绩。
  
        核电技术服务是核动力院开展的技术服务的重中之重。全院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或多或少参与过或正在参与核电技术服务,有30多个专业方向。近两年,核动力院更是进一步加大了针对在役、在建核电站技术支持与服务的力度,推进框架协议的签订和执行,积极拓展技术服务专业和领域,为核电站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包括工程设计与调试技术支持、换料设计及燃料管理、核岛维修与维护、老化管理与延寿策略等18个大类。
  
         在核电站检修方面,核动力院从1991年开始进入该领域,以反应堆运行、维修队伍为基础,形成了一支核技术维修专业力量。2005年,核动力院承担田湾核电站核岛维修,成为中核集团唯一一家成建制、系统化承担核岛维修的承包商。核动力院田核维修项目部自2005年承担田湾1号和2号机组核岛日常维修项目及1号机组核岛大修任务以来,已完成5次换料大修。2009年,成立大亚湾核岛检修项目部,先后参加了L207、L108、D214三个核岛的大修工作,并兼顾完成了一些大修辅助项目合同。2009年,与三门核电站签订了2号机组核岛维修协议,并已组建维修项目部。
  
        借助40多年产品设计、研发与集成供货的积累,通过向核电产品的转化,核动力院逐步形成了一批核电工程拳头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化生产,如硼表系统、松脱部件与振动检测系统、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系统、数字反应性仪、水化学自动监测系统等等。其中由核动力院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电气贯穿件已于2010年6月9日批量供货,实现了国内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电气贯穿件首次国产化应用。核动力院针对国内核电发展需求,正在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并同业主沟通交流,加大新产品开发的力度。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