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俄罗斯核能积极“走出去”目标693亿美元

俄罗斯核能积极“走出去”目标693亿美元

来源: 中国核工业报 发布日期:2013-03-21

   俄罗斯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站有10座,共有33个核电机组在运转,核电发电量占比约为16%。2012年9月,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副总裁斯帕斯基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至2030年间再建38个核电机组。虽然从目前的核电装机容量来看,俄罗斯排在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在世界上位列第四,但毋庸置疑,俄罗斯是世界核电大国,也是核电强国。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国内核电容量空间增加之外,俄罗斯核电更是积极“走出去,抢市场”,而且已经取得显著效果。

  除已在建的海外项目外,2012年始,俄罗斯还计划帮助有关国家建造28座核电站,并负责设施的运转和维护,保证核燃料供应安全。俄罗斯目前在国际核电站建设市场上的份额已接近20%。

  悠久的核电运行经验、全面而时新的核电产业链支撑能力以及来自国家“顶层设计”强有力度的政策扶持,犹如推动俄罗斯核电设备和技术出口的“三驾马车”,打下了全球核电建设版图上随处可见的“俄罗斯烙印”,俄罗斯也因此被喻为国际核电站建设领域的“领头羊”。

  俄罗斯核电2012年国际合作“成绩单”

  据相关数据统计,俄罗斯国有原子能公司Rosatom在2022年前的国外订单稳定在693亿美元,其中不包括高浓铀掺混低浓铀(将俄罗斯核弹头中的高浓铀加工成为低浓铀)合同。2012年12月该公司宣布,将于2030年之前投资3000亿美元在国内和国外分别新建38座和28座核电机组。Rosatom总裁基里延科还曾向普京建议,到2030年之前将目前每年150亿美元的收入提高到约5倍。

  刚过去不久的2012年,该公司接到的订单数是2011年的约2倍。与同期相比,2012年订单增加了184亿美元。而这些数额巨大的合作大单,大部分来自亚洲和中东地区。俄罗斯坚持核电“走出去”,积极拓展业务,即使世界核电建设依旧处在福岛核事故后的“核电考验期”,该公司还是收获颇丰,其2012年的核能合作举动,尤为引人关注。

  2012年5月,俄罗斯和日本早前签署的核能合作协定正式生效,双方今后在铀燃料获得、乏燃料处理以及反应堆废弃技术方面的合作关系将日益深化。

  2012年5月23日,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核能署(NEA),双边签署了相关文书,该文书已于今年1月正式生效,俄罗斯成为经合组织核能署的第31个成员国。加盟后,俄罗斯核能出口将获得更为丰富的相关资源和有利条件。

  此外,法国阿海珐集团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2012年7月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决定由两家企业联合成立一个工作组,通过该工作组专门研究如何加强双方在核电领域的合作。新成立的工作组将关注多个领域,包括对现有核反应堆的服务,尤其是那些基于俄罗斯VVER技术的反应堆;对乏燃料的管理以及在核岛组件的制造和其供应链方面的合作等。

  2012年7月,经过历时3年的谈判,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两国总统签署了价值100亿美元的第一座核电站建设的协议,该核电站目前已经开始进行现场的地基工作,预计于2013年底开始首台机组的混凝土浇筑。此外,由Rosatom援建的伊朗布什尔核电站于2012年9月开始发电。从年底开始,Rosatom陆续与土耳其、印度及孟加拉国签署了新的核能合作协议。

  而据俄新网2012年年底的消息,俄罗斯已与阿拉伯酋长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领域的合作协议,俄阿协议将为转让技术和签署发展核能所需核材料的供应协议提供法律基础。两国间的这一综合性协议包括了核能的各个领域,从铀矿开采和加工到燃料生产和设备制造以及研究工作、建设核电站。在此协议框架下,可实现民用核能领域各个环节的全面合作。

  从“地缘合作”到“全球参与”

  2012年俄罗斯在世界核能服务市场展现出的不容忽视的实力和业绩,只是俄罗斯核电国际合作发展长路上的一个新收获。此前的数年间,俄罗斯和世界上多个国家在核电领域达成了诸多的合作事宜。

  2011年末在评价福岛核事故影响时,基里延科就表示:“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公司都面临着核反应堆订单减少的风险,竞争也更加激烈,但是我们的订单数却实现了翻番。”2011年,Rosatom公司“逆势加快”了出口的步伐,签订了21座机组的出口合同,同比增加10座。而稍早前的一个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赢得的在土耳其建设核电站的项目,项目资金达200亿美元。

  可以说,在近几年的国际核电市场上,俄罗斯是最大的赢家,紧随其后的几个国家出口的机组仍是个位数,俄罗斯却以两位数的出口量遥遥领先。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的核电机组已经或即将在全球很多国家“落户”。印度、伊朗、保加利亚、土耳其、亚美尼亚、乌克兰、越南、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白俄罗斯都是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的客户。

  此外,令全球核能业界关注的是,在俄罗斯加强对全球核电建设的出口能力中,一个新的突破趋势渐渐凸显。

  俄罗斯此前参与的国际核能市场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东欧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而近几年,其“扩张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广泛的空间,已不仅仅局限在之前的优势合作国家范围内。

  除了中东欧,俄罗斯已在尝试一些难度更大的挑战,为进一步拓宽渠道,俄罗斯目前已经转向欧洲,设法成为欧盟主要的核电合作伙伴,例如竞逐英国核电建设。2010年,俄罗斯参与到埃及和摩洛哥的核电站建设投标中,并与阿根廷、巴西、捷克和芬兰等国商谈核电站合作项目。

  同时,俄罗斯与法国阿海珐核能集团的合资企业已经成为欧盟低浓缩铀的主要供应商。俄罗斯还准备独立进军西方国家建造的核工厂。而与核能强国美国的合作,也被美国主管核能的官员称为“关系一直不错”,随着美俄民用核能协议的不断推进,两国在核研究、生产和交易方面的合作将继续改善。

  在当前的核能国际合作舞台中,俄罗斯的角色越来越活跃,其核能资源和能力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从相对单一的“地缘合作”到“全面参与”的全球合作格局,俄罗斯强劲的核电出口能力越来越彰显。

  资源整合“大船好出海”

  俄罗斯的核电历史可追溯至苏联时期的1954年。核能出口一直被视为俄罗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俄罗斯的工业发展进程中,核能产业成为了俄罗斯优先发展的产业,核电产业也是俄罗斯为数不多、成功开发的高科技产业之一。俄罗斯曾寄希望于通过核电的海外扩张改变俄罗斯依赖油气出口的单一经济模式。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表示,核能产业“使俄罗斯成为一个大锅,新的发展计划和技术上的进步都与这个产业息息相关”。

  为了推动俄罗斯核能产业快速发展,克里姆林宫2007年下令,将超过30家与核能有关的公司合并为一家国有公司,即Rosatom公司,而公司总经理基里延科曾担任过俄罗斯总理,可见公司规制的高度。该公司将控制从开采铀矿到建造和出口核电站等民用核工业的所有相关业务,这一新的核能产业巨头被称为“原子能工业联合体”。

  这种“顶层设计”的强势助推,还体现在俄罗斯为本国核能机构竞争国际核电建造提供了融资渠道,甚至成立了全球首家专门为核燃料交易服务的银行。俄罗斯国有核能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融资工具,包括国家优惠贷款。据印度库丹库拉姆核电站第3、4机组国家贷款的政府间协议的议定书,俄罗斯将为印度提供42亿美元(约合262亿元人民币)的出口贷款,而这只是俄罗斯国际核电贷款这个大盘子中的一隅。有分析称,强大的财力,是俄罗斯核电公司与美国和法国的竞争对手相比最大的优势。得益于油气出口带来的巨大收益,俄罗斯的核电企业有底气和能力为成本高昂的核电建设提供融资,这对于财力有限又急需核电能源的国家极具诱惑力。

  在国家战略政策“顶层设计”的助推下,机构得以重组,资源优化配置,壮大了俄罗斯的核能合力,形成了俄罗斯核能业“大船好出海”的优势局面。

  技术优势“稳打江山”

  当然,最不可忽视的是俄罗斯在核电产业上的技术优势。而1986年发生在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倒逼了俄罗斯不断改进和完善已有技术,研发更为安全的核电新技术新平台。

  与其他国家不同,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俄罗斯并未停止对核电站实验设计方面的投资和发展。例如,俄罗斯发明了“熔体收集器”,并已装备在国内的所有核项目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追求,让俄罗斯成为核电设施领域的技术领先者。

  在核电出口上,俄罗斯还有一个优势,便是俄罗斯核能机构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包括了从铀矿开采到核电站建设、创建法律框架、进行人员培训以及吸引项目投资等方面的服务。同时,还为客户国建立完整的核电综合体,其中包括能源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金融解决方案、传授知识和经验、人员培训、法律支持、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以及确保公众对项目的信任等。比如,俄罗斯在越南成立了核科学技术中心,在越南的河内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核能信息中心,在新加坡计划建立放射技术领域联合科技中心等。据悉,到2030年,俄罗斯将为全球培养6万名国际核电专家。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核电站建造工期的时间优势上,俄罗斯的核电站施工工期严格限定在5至6年,这个工期是全球所有建造商中最短的。同时,Rosatom公司提出的“被动安全系统”,可在发生意外没有水、电和人员的情况下保证核电站绝对安全。同时,俄罗斯核电机构可为客户提供两种设计和建造第3+代核电站的方案,既可按照EPC(设计、采购和施工)模式,也可按照BOO(建设、拥有和运营)模式进行。此外,该公司开发的第四代快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俄罗斯研发的空间堆和浮动堆也正在和多个国家达成聚力共识。

  在当前核电市场几大巨头的激烈竞争下,正是对于传统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的不懈推进,使俄罗斯具备了全方位的技术出口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帮助俄罗斯在世界核电市场稳稳地“打下了江山”。

  如果说核电设备和核电技术是俄罗斯“后天努力而为”得来的核能出口王牌,那另一张王牌则是俄罗斯天然的核能优势: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核燃料资源。而在核燃料的利用方面,俄罗斯目前拥有全世界40%的铀浓缩能力,这个能力远远超出了俄罗斯国内的反应堆需求,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说,其技术出口势在必行,是现实所需也是现实所迫。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其他核技术公司争夺铀资源时,俄罗斯每年出口的低浓缩铀燃料可以满足全球需求的17%。同时,依靠在过去十几年中所提供的可靠的燃料相关服务而建立的国际声誉,俄罗斯今后在国际核能格局上将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俄罗斯的“核电版图”也将越来越醒目。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