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斯朵夫 斯万:日本需要给核能第二次机会
来源: 财经网
发布日期:2013-04-10
日本需要给核能源第二次机会。首相安倍晋三的日元贬值目标将推高电力价格,尤其是在日本这样一个能源依赖严重的国家——即使在2011年福岛事件之前,该国超过80%的能源都是通过进口获得的。
2012年9月,前首相野田佳彦最终不得不向抵制核能的力量屈服,并承诺至2040年关闭日本所有核反应堆。同年12月份上台的安倍晋三则希望能把公众舆论重新引导回支持核能发展的方向。实际上,他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从本质上需要发展核能。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由于关闭了核反应堆并实行了新的安全措施,核工业在日本电力供应中所占比重从1987年至2011年间平均30%一下子降到了2012年的2%。根据世界核能协会,日本的能源进口账单狂飙,液化天然气的成本在2012年上涨25%至660亿美元。同时,关西电力公司等地区性能源机构把电力价格上调了近五分之一。
安倍的政策旨在贬值货币从而带来通胀的爆发。但能源成本,特别是电力成本的高涨将拖累公司和消费者,很容易抑制首相所期望的通胀后增长潜能。
在福岛事件以前,日本希望将核发电的比率提升到50%左右。对于一个正从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中恢复过来的国家而言,重拾这一目标可能是一次艰难的政治兜售。不过,在2011年前的几十年里,即便二战中广岛和长崎原子弹带来了举国创伤,政策制定者们依然为该核能行业赢得了支持。至2010年,日本的核反应堆发电量已经超过世界大多数国家,仅排在美国和法国之后。
当然,由地震和毁灭性的海啸引发的福岛事件对于日本国民对核能的信心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同时该事件还暴露出核能的财务风险,把此前在股票市场上表现抢眼的日本电力公司降格为一家准国有化的僵尸公司。要想说服普通的日本人,让他们相信冒这样的风险是值得的,可能还需要大量的努力。缺乏宏大的、有安全意识的核能计划,安倍晋三所规划的伟大复兴将步履蹒跚。
克利斯朵夫•斯万是路透的专栏撰稿人,驻地纽约,涉及领域是对冲基金、商品和资产管理。在加入路透之前,克里斯多夫在彭博社工作,负责报道全球贫困问题和国际货币基金会。1997年到2006年期间是《金融时报》的记者。克里斯多夫拥有牛津大学的历史系学位,还在密歇根大学学习过钢琴演奏,在剑桥大学学习过国际关系。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