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电站疏散区核污染面积持续缩小
来源: 世界核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3-06-17
【2013年6月7日】日本核能监管机构(NRA)分析显示,福岛核电站疏散区内放射性污染最严重区域的面积在过去两年中缩小了四分之三。
分析数据来自一系列的直升机勘测, 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两年内进行了四次监测。专家通过安装在地面的检测仪器收集的放射数值,结合GPS定位并根据海拔变化进行调整,生成地图用以进行比对。
通过图形比对,最明显的变化是红色部分的面积不断缩小,该部分代表的区域放射水平超过19.0微西弗/小时,约为166毫西弗/年。从2011年11月5日至2013年3月,该部分占全部疏散区面积(1113平方公里)的比重从27%缩小至6%。这些放射性较高的区域位于被视为“难返”的城镇和村庄。
第二级“无人区”中已不存在放射性高于19.0微西弗/小时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放射水平最高的占6%,在事故发生后的数月中放射水平达到9.5微西弗/小时以上,但现在一切都已大大改观。如今,70%土地的放射水平低于3.8微西弗/小时。
最后,那些污染较小的地区,即被称为“即将解除撤离指令”的地区,整体的放射性已降至3.8微西弗/小时以下,相当于33.2毫西弗/年,虽然数值仍偏高,但距离人员可以返回的标准,即20毫西弗/年的标准已不再遥远。
除了放射性衰减外,自然过程也对核污染水平的降低起到了一定作用。雨水通过河流系统将污染物冲入大海,强烈的洋流以及强大的稀释效应将放射性降低至可探测水平以下,即便是在事故中受损的核电站周边也是如此。
翻译:国核工程有限公司翻译中心 韦振华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