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半岛晨报 发布日期:2014-01-17
从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获悉,去年该电站实现上网电量58.57亿千瓦时,相当于大连2013年用电量(302亿千瓦时)的约两成。 1号机组商运后连续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非计划停机停堆以及典型安全质量事件,2/3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值。 2013年6月6日,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东北首台核电机组实现商业运行。该机组商运以来,机组辐射防护、工业安全等技术指标均远低于国家法规要求。根据统计,1号机组2013年未发生计划外的停机(汽轮发电机)、停堆(反应堆)。在国际核电领域权威机构――世界核电运营协会公布的全球在运压水堆核电机组9项关键指标中,红沿河1号机组有6项达到国际先进值;1号机组能力因子达99.9%,并实现5个“0”:电站人员接受超过国家规定辐射剂量率事件0次;工业安全事故(造成红沿河核电业主公司员工离开工作或限制性工作1天及以上的事故)0次;一级火险事件为0次;执照运行事件0次;三废(固废、废液、废气)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超国家标准排放0次。 去年11月23日,红沿河核电站2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该机组目前正进行试验和调试,计划2014年上半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3号机组已完成冷态功能试验,4号机组目前处于设备安装高峰期,计划2015年投入商业运行。挪威船级社对红沿河核电项目2013年安全质量环标准化及国际标杆建设工作进行了评估,红沿河项目安全管理为7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背景 一期工程减排效应相当于大连森林面积增加15% 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四台单机容量为111.8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设备国产化比例已达75%以上,在东北地区采购的设备、服务合同额达38亿元。 红沿河核电站环保效益显著。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年上网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可满足1200万个家庭的基本用电需求,相当于大连市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136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12万吨,二氧化硫23.2万吨,氮氧化物15.2万吨,减排效应相当于6.7万公顷森林,相当于大连森林面积增加15%。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