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华夏经纬网 发布日期:2014-05-12
继“太阳花学运”之后,“反核”风暴又起,台湾再次陷入长达三十余年的“核四”(第四核能发电厂)存废之争,并因有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的“禁食”抗议,更增添了这一争议的复杂性与敏感性,让已陷于执政危机的马英九处境更为艰难。在台湾,“核四”之争已不是理性的经济与安全平衡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危机处理问题。在此关键时刻,马当局终于做出“核四”“停工封存、运转公投”的重大政治决定,一举扭转了极为被动的政治危机局面,是近年来马难得的重大智慧决策。然而,“核四”争议并不会因此停息,蓝绿仍在进行政治讨价还价,“停工”与“停建”之争,公投门槛之争,未来“运转公投”之争,依然会继续,悬念依旧。“核四”之争,是台湾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见证。
公投解决不了“核四”之争
在民主政治体制下,对于一些重大公共事件或政策,在各方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通常采取最直接的民主决定办法即“公投”方式,由全民公决。但在台湾,这一最直接的公投办法,也无法有效解决“核四”争议,成为台湾另一“奇迹”:什么问题都政治化,都不会有共识,直接民主方式也解决不了,陷入无休止的争议之中,这是今日难治的“台湾病”。
“核四”公投曾是民进党的一贯政治主张,国民党过去不支持、不赞成。去年,为有效解决“核四”争议问题,执政的国民党当局变被动为主动,做出一个重要政治决定,提出通过公投来决定“核四”续建或存废问题,以结束争议长达三十多年议而不决的“核四”问题。国民党原本以为用民进党主张的公投手段,可一举有效处理这一难题。然而,国民党当局的这一决定,不仅没有成为解决“核四”争议问题的利剑,反而引起在野的民进党反对,引起更大争议。民进党曾主张公投,如今反对公投,前后矛盾,反对力道不足,无法自圆其说,但善于政治斗争的民进党还是坚决反对,将问题归于“公投法”门槛过高,强烈要求先修正“公投法”,降低公投条件,再举行“核四”公投。执政的国民党当然不愿修法,认为“双二分之一”(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合法选民投票,有效票数超过二分之一)的门槛合理,况且降低公投门槛政治风险很大,如果未来动不动就发动对重大政策或台湾前途进行公投,轻易过关,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政治后遗症,台湾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另外,公投题目的设置有很大学问,不同的设计与提问方法,会有不同的公投结果,因此蓝绿双方一度陷入公投题目的设置问题上,一样无共识,依然无法解决“核四”争议问题。在日前再度爆发“反核四”风暴之后,民进党又一次企图借机降低公投门槛,甚至提出“核四公投特别条款”,企图以更低的公投标准进行“核四”公投。不过,马当局对修改“公投法”态度非常明确,经过党政高层协商后达成地方性的公投可降公投门槛、“全国性的公投”不宜降低的共识,双方在公投问题上的僵局未解,也影响到“核四”争议的彻底解决。可以说,“核四”存废争议与公投门槛成为蓝绿之间一场难有善终结局的政治较量。
林义雄以死要胁为那般?
就在“太阳花学运”结束后不久,原本外传筹组第三政治势力(计划投入未来“立委”选举)的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突破改变人生规划,决定以“禁食”方式抗议“核四”兴建,试图以结束生命的方式胁迫马当局停建“核四”,“核四”存废之争出现新的变化,形势变得更为复杂与严峻。
林义雄是一个强烈的“反核主义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独断专行者,多年来一直呼吁废除“核四”,以实现民进党党纲中提出的“无核家园”梦想(民进党的所谓另一“神主牌”)。他曾三次进行千里“苦行”,要求废除“核四”,但却未能实现他的“废核”理想。民进党执政时,林义雄在党内的崇高地位强烈要求陈水扁停建“核四”。在林义雄的压力下,陈水扁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举行朝野晤后突然宣布停建“核四”,不仅造成台湾股市一泻千里,次日大跌一千八百点,而且引发一场巨大政治风暴,直接导致曾经分裂的连战与宋楚瑜重新合好与团结,泛蓝阵营从此诞生,台湾政治进入一个新的政治发展时期。要不是林义雄的压力与陈水扁的盲目决定,台湾政局甚至两岸关系将是另外一种结局。然而,陈水扁宣布停建“核四”的目标未能实现,一场新的“核四”法律战开打,最后大法官宣判陈水扁停建“核四”违宪,又不得不续建,台湾为此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这也是当今马英九不敢轻意宣布停建“核四”的重要原因之一,避免重蹈陈水扁昔日的覆辙。“核四”的重新续建,对林义雄“废核”梦想是一次沉重打击,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废核”梦想,只是没有再对陈水扁施压,也没有以绝食方式为“核四”殉道。
如今人到暮年的林义雄本应安度晚年,但在以“太阳花学运”为代表的公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台湾“反核”风暴再起之时,他却突然宣布以“禁食”方式进行抗议,要求马当局宣布停建“核四”,试图在 “太阳花学运”之后马英九处于困境之时,迫使马英九就范,实现他多年“废核”梦想。他一番“一旦我死了,是他们(指马政府)杀害了我”的言论,则显示了他非理性的一面,不厚道的一面,对他作为一个有“圣人”之称的政治人物不是一个好的注脚。
在民主政治下,公共事务或重大争议事件,依法处理,依民主程序处理,而不是以某些人的政治意志来决定,更不能以个人绑架整个社会。依过去停建“核四”案例被判“违宪”之案例,马英九无权宣布停建“核四”。林义雄有主张“废核”权利,他人也有支持兴建“核四”的权利,不能以你的个人意志来威胁他人的权力。林义雄试图以个人的政治声望与社会影响力,即所谓的“政治圣人”之名,为了个人的主张与理想,企图通过“禁食”方式来绑架马政府,绑架整个社会,绑架“核四”命运,以自己的个人意志决定一个重大公共事务的命运,是非理性的,是不合理的,是违背民主的,是专权与蛮横的,是无理取弄,这是台湾民主政治的悲哀。如果每一个人,因为重大公共政策不符合我个人的主张与意愿,就要绝食抗议,就要迫使政府就范,整个社会将陷于混乱,不会有符合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政策,因此林义雄的个人主义与绑架公共政策的做法天理不容。林义雄可以作个“核四”的殉道者,但不能以此作为政治筹码,向政府进行政治要价。
马当局“冻结”决策扭转危局
在林义雄开始禁食的危机时刻,不论蓝绿还是马当局,在坚持既有立场的同时,也都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各有坚持也均有妥协,但一时还是很难找到最理想、最好的解决办法。国民党“立委”建议将“核四”“冻结”到2016年以后再处理;国民党党团大会达成“不放置燃料棒、不运转、未来运转于否由公投决定”的决议,马英九在“马苏会”中重申“先安检、再公投”。民进党在坚持“立即停建核四”基本主张后,也提出“核四公投特别条例”,在降低公投门槛后就“核四”问题进行个案公投。但蓝绿双方仍无法达成有效共识,在一些原则与具体细节上仍存在分歧。在林义雄禁食持续一周之后,民进党开始妥协,将核四公投门槛由相对多数制改为超过百分之二十五即可。马当局不敢轻意支持降低公投门槛,但仍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林义雄以禁食方式要求废除“核四”之举,掀起岛内一次庞大的“反核”风暴,让“核四”争议变得更为复杂,马当局处境更为艰困,如何面对“核四”争议与林义雄的“禁食”举动,成为一个棘手与紧迫的重大挑战,能否度过政治危机,对马当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林义雄一旦出现意外,即为“核四”而死,整个台湾会陷入一种新的社会氛围之中,马英九可能会被戴上“杀人凶手”的大帽子(林自己已讲是他们杀害了我),可能真的会发生政治动乱,民众可能会发动更大的抗议行动,不排除冲击或占领“总统府”。台湾知名政治评论员胡忠信在电视上就公开呼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号召民众包围“总统府”,马英九甚至会出现人身安全问题。
近年来,许多国家或地区发生的群众包围、冲击政府部门与领导人办公室的事件一再发生。乌克兰前政府的倒台就是典型。国际上这种反政府、推翻现政权的新激进社会运动,对台湾发生了很大影响力。在日前发生的台湾“太阳花学运”中,激进学生本来也是要冲击占领“总统府”的,后来因为当时人数不够才改为冲击占领“立法院”。在“反核”抗议活动中,学生领袖林飞帆公开表示,他主张推翻现政府,是用和平方式或是革命方式尚未确定。因此,林义雄任何生命意外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出现预想不到的社会影响与政治后果,不能排除群众冲击与占领“总统府”甚至危及马英九安全事件的可能性。
一旦激进民众冲击占领“总统府”,若警察和平处理,不硬性处置,很可能让抗议群众占领“总统府”,就像占领“立法院”一样,届时马英九的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可能会引发新的政治动乱,不排除马政府跨台的可能性。若警察为保卫马英九出现重大流血伤亡群众事件,同样会引起更大的反对浪潮,会再度发生冲击与占领“总统府”的行动,也不排除马英九下台的可能性。
随着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林义雄禁食行动的持续,政治决策时间日益紧迫,在此关键时刻,马英九召集行政院长及执政县市长于4月27日召开会议,达成重要共识与结论,随后马英九对外宣布:即日起“核四”一号机不施工、安检后封存;二号机全部停工;未来“核四”是否运转,再由公投决定;同时尽管召开能源会议。
马当局这一重要决定做了最大限度的让步,“核四”“冻结”相当于“停建”,尽管仍然无法彻底为“核四”争议解套,反核人士认为“停工”与“停建”不同,但不可否认,这一重大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拆除了政治未爆弹,随后林义雄宣布“冻结”“核四”相当于停建,于宣布停止禁食,反核声浪下降,改变了“核四”争议时局与政治危局,马英九的政治处境大为改善。
安全与经济发展无法两全其美
核电建设与反核运动,其实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共同面临的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核能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与科技进步的结果,清洁与廉价的核能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却会面临理论上核事故发生的潜在安全风险。
如果人类有更好的能源来源,自然不会再持续发展核能与核电。尤其是对台湾来说,在没有自产常规能源,石油与天然气百分之九十八依赖进口。目前核电占台湾电力供应的百分之二十,曾经更占近三分之一。停建核电,当然会影响电力供应、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因此台湾才会有持续、有限发展核电的需要。事实上,台湾蓝绿对建设“无核家园”已有共识,区别在于蓝营认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二、三核电厂届时不延役,“核四”建成后不再兴建新的核电厂,但绿营与“反核”势力则强烈要求“立即停建核四”,彻底废核。问题是在台湾还没有足够替代能源下,停建“核四”必然会造成电力不足以及影响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执政者当然不敢轻意决定立即放弃兴建多年并即将完成的“核四”建设。
然而,包括绿营在内的台湾“反核”势力是一种理想主义者,他们不关心能源供给问题,也不考虑电力供应与经济发展问题,将安全置于至高无尚地位,安全已成为不可动摇的政治信念与理想,要说服他们是非常困难的。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涉及到安全问题,乘车与坐飞机都有安全问题。安全是概率事件,有大概率事件与小概率事件之分。核能当然有安全问题,至它诞生以来,确实发生过几起重大安全事故,尤其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与日本福岛核灾事件等,仍属小概率事件,比起交通事故的伤害小多了。我们不能因为有交通事故,就放弃乘车、坐飞机,我们还是得经常乘车与坐飞机。核电是同样道理,不能因为存在理论上的安全顾虑,现在就放弃核电,就牺牲经济发展,让大家陷于缺电困境,影响大家的生活。未来科技发展或有足够的新的替代能源,必然不会再发展核电,这是一个过程。
另外,台湾民众尤其是绿营势力极力媚日,相信日本,可是日本在福岛核灾之后又重启核电建设,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台湾反核人士有何感想?如果台湾发生巨大核灾之后启动核电建设,是不是有更大的抗议活动,是不是要推翻马政权?显然,台湾反核者太过理想化与情绪化。如果有更好、更安全的可靠能源,谁还愿意发展投资巨大、存在安风险的核能?如果失去了理性判断,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必然会陷入一场无休止的争议之中。
“核四”争议不会结束
在马当局做出“冻结”“核四”决定后,虽然让岛内“反核”风暴的强大抗争活动有所缓和,政治上也转危为安,但“核四”争议并不会因此结束。台湾是一个分裂的社会,是一个碎片化的社会,是个人立场与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共识,任何决定与决策,要让每个人满意与支持是不可能的,争议也就不会消失。
新的争议是对“停工”与“停建”的不同解读。马当局强调的是“停工”而非“停建”,但反核者认为“停工”预示着未来可能会“续建”,并不满意。同时,“停工”或“冻结”是一个过程,需要经常维护与巨大的经济支出,成为全民负担,依然会有人反对,主张彻底“废除”的人大有人在,会继续要求废除核能。“核四”争议并不会因马当局的“停工”、“冻结”与“封存”而停止。民进党要求“行政院长”到“立法院”接受质询与做出政治承诺,不再追加“核四”财政预算,以达到实质“停建”的目标。对“行政院长”要不要到“立法院”进行专案报告,蓝绿双方意见不一,依然无法达成共识。况且,不论是“停工”还是“停建”,未来电力供应必会受到影响。于是台湾经济部门主张认为停建“核四”不仅会导致电力供应短缺与电价上涨,而且台电公司也将面临破产的危机,民进党则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恐吓”,强烈批评,又陷入新的争议。
特别是“核四”争议焦点又逐渐转移到公投问题上。马当局提出以公投处理“核四”争议,但却引起曾一再坚持公投的民进党反对。最近,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李远哲等院士发表联合宣言,又主张以公投决定“核四”,但也有人反对以公投方式决定。其中,公投门槛成为新的争议焦点。反核人士与绿营坚持要修改“公投法”,降低公投门槛,马当局与蓝营则认为民进党执政时制订的现行“公投法”合理,不须修改,双方没有共识,争议仍会持续。另外,未来绿营若将停建核四提高到“宪政”层次解决,问题将更为复杂。
“冻结”“核四”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未来一旦有经济上的需要,对“核四”运转进行公投,希望重启续建,但也不会平息反对者。如果公投的结果是持续“不运转”而不是废除,仍然需要承受巨大的经济代价;如果公投结果是“运转”,反核人士照样会反对,而且还会强烈反对,并不公因为公投结果而改变他们的立场。无论如何做,都会有争议。为此,台湾《联合报》发表“封存得了人民恐惧,封存不了政客恶意”社评指出,马当局“这样的退让不会使社会的纷争结束,因为政客的恶意永远源源不绝,不会罢休。”有专家发表文章称,“核四”的墓志铭就是“蓝绿恶斗”。
可以说,“核四”争议只不过是台湾政治民主化后诸多争议事件的一页。在一个高度民粹化的社会,在一个日益碎片化的社会,不会有理性的思考,不能同舟共济,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共识,争议、分歧成为常态。这是今天台湾的政治困境,也是台湾经济衰落的真正原因。(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