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开工
来源: 央广网
发布日期:2015-05-08
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定于今天在福建福清开工。中国核电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第一阵营,将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
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表示,“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正式开工,停滞了4年的核电项目正加速重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个三代的压水堆建成,有开工的,中国开工首台‘华龙一号’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世界先进核电水平的第一个阵营,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个里程碑式的。”
目前,福清核电5、6号机组设计图纸、开工所需材料和预埋件均已到现场,施工准备已经就绪,具备了浇筑混凝土条件。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华龙一号反应堆采用中核集团‘177堆芯’设计,相比国内在运核电机组,发电功率提高5%-10%的同时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华龙一号拥有的双层安全壳可以抵御商用大飞机的撞击,厂区也可以抵御福岛核事故中的地震震级。设计寿命为60年,电厂可用率高达90%。”
“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华龙一号”安全指标和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国际上对于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它创新地采用了“能动+非能动”的安全设计理念,力求做到“多重保险”:“我们考虑在特定的情况下,全部电厂丧失了能动的电源,场外的电源也同时丧失,可能导致核事故的情况下,那么采用非能动的循环,也就是通过温差带来的密度差而形成的自然循环来带走反应堆的热量,从而保证反应堆的安全。”
“华龙一号”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走出国门不受任何限制,中国核电正在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目前,“华龙一号”三代自主核电已可以批量化生产,出口一台可创千亿元产值,中核集团正在建立海外市场开发体系,和英国、阿根廷、埃及等近20个国家开展核电项目合作:“‘华龙一号’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途经南亚、波斯湾(埃及),最终落地海上丝绸之路终点英国,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完美途经和最佳实践。”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