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法国核电巨头阿海珐也将进行重组

法国核电巨头阿海珐也将进行重组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发布日期:2015-06-01

  3架巨大的私人飞机降落在一架小型螺旋桨飞机旁。一家美国大型跨国公司的领导层及其数十位合伙人走下大飞机,迎接走出小飞机的法国人。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停机坪上,美国电信巨头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老总在法国通用电气公司老总面前签字,将该公司的欧洲电信业务转卖给法国。这项技术桂冠将确保未来的阿尔卡特-阿尔斯通公司在很长时期内占据数字电话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上述场景描述来自法国经济领域的权威媒体《回声报》日前的一篇报道。但颇为遗憾,报道上述场景的初衷,不是为了炫耀法国工业有多么强大,恰恰是为了表达对法国工业现状的不满。因为早在20年前,曾一度同属法国电器总公司的阿尔卡特与阿尔斯通(后整合为阿尔卡特-阿尔斯通公司),就开始逐步分道扬镳——前者于今年4月15日被芬兰网络通信设备制造商诺基亚正式宣布收于囊下,后者的涡轮机业务、火力和风力发电等业务被并入美国工业巨头通用电气公司(GE)旗下。

  这确实让人唏嘘。须知,以阿尔卡特-阿尔斯通公司为例,在法国媒体看来,这一名字曾共同见证了上世纪“法国制造”的“光荣三十年”:一个建立了发达的通信网络,一个制造了世界最快的高铁,公司业务还涉及电缆、电池甚至卫星生产。

  “战果累累的岁月似乎已远去,法国从未如此深感围城之困。”《回声报》的文章还评论说,如今,名列全球500强的法国企业减少到了31个。

  事实上,法国工业史上的“光荣三十年”早已远去。日前,又一家曾经的《财富》500强企业、法国工业“皇冠”上的另一颗“明珠”——法国核工业巨头、顶着“全球最大核电反应堆制造商”光环的阿海珐集团公司(下称“阿海珐”)确认将进行重组。

  《纽约时报》近日援引法国电力集团公司(下称“法国电力”)CEO让·伯纳德·莱维的话表示,该集团将提出收购国有核电公司阿海珐的核反应堆业务的要约。但莱维又称,当前谈及收购价格“还过早”。

  《纽约时报》同时透露,莱维是在法国电力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作出这一表述的。莱维表示,阿海珐目前陷入经营困境,法国电力对核反应堆业务提出收购,“意味着法国核能工业的重组即将到来”。

  报道称,莱维短期内将向阿海珐总裁菲利普·瓦兰提议以“市场价格”收购阿海珐的反应堆业务。

  截至《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稿,法国电力尚未对阿海珐提出任何收购要约。同时,记者查询了法国电力、阿海珐等官网信息,他们均未发布重组有关的信息。但查询法国电力和阿海珐的股价发现,每当重组传闻出现的时间点,之前曾不断深度下跌的阿海珐在巴黎证券交易所都能企稳,甚至大涨。

  与此同时,针对上述重组,市场还传出了中国企业参与控股阿海珐的声音。查询消息源头,莱维此前在接受《费加罗报》的采访中认为,为保留阿海珐的技术和人才,整体收购其核反应堆业务是最好的方式,但同样地,“以法国电力作为大股东,同时允许其他投资者进行参股,包括法国及国外的投资者”也是一种方案。

  《法国日报》更直言,与阿海珐长期合作的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都对该司的任何合作形式持开放态度,包括成立合资企业和入股该司。同时,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下称“东方电气”)对阿海珐旗下工厂的发电机等设备有兴趣,且也有办合资公司的意向。

  “核电‘走出去’,以阿海珐作为突破口,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多位专家和核电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但问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法国政府和舆论愿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股权;其次,即使同意,围绕价格、人员安置、技术共享等方面谈判,可能还要长时间的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阿海珐集团亚太区总裁欧道博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阿海珐最大股东是法国政府,“政府正在研究不同情况,但现阶段没有考虑中国的合作伙伴”。

  阿海珐之殇

  阿海珐巨亏和20年前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丑闻案如出一辙,法国政府应该吸取教训,不能让悲剧一再重演

  “可以说直到现在,阿海珐的核工业技术都非常领先。”一位年近七旬、目前仍担任某核材料公司的老核电人此前在介绍核工业发展现状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甚至,某些领域,还有值得全球企业借鉴的地方。”

  然而,就是这家享誉全球的企业,从去年开始,就陷入了危机。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阿海珐几乎每个季度都陷入亏损,且去年全年亏损幅度还一度加大。

  《华尔街日报》透露的数据是,阿海珐2014年财务净亏损激增至48亿欧元,超过其37亿欧元的市值。

  不得不提的一个对比是,去年5月,GE对阿尔斯通发起收购时,不大情愿的法国政府甚至考虑让同样身为国有企业的阿海珐介入到对阿尔斯通业务的接管中。

  《中国能源报》此前报道称,去年11月18日,阿海珐宣布暂停公司2015年至2016年的预定财务目标,“由于旗下几个大型核电项目延误,加上日本核反应堆重启缓慢等因素,预计全球核电市场低迷状况将持续,已无法达到未来两年的经营任务”。

  《华尔街日报》还透露,阿海珐已发出预警,其位于芬兰的奥尔基洛托核电站EPR项目(压水堆核电站)被迫延工,加上此前可再生能源合同面临亏损的补给,已使得阿海珐亏损3年后深陷财务赤字。2013年,阿海珐亏损总计4.94亿欧元(约合34.2亿元人民币)。

  上述老核电人告诉记者,当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对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不少国家暂停了核电项目的继续建设;另一方面,全球层面的核电业务都暂时受到打压。

  欧道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阿海珐陷入危机的背景是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整个核能市场下滑,“我们一些建厂项目被搁置”。

  他坦言,核能市场现状“非常困难”。“譬如,日本之前是阿海珐的大客户,现在日本市场核能需求大幅度下降:我们在日本的营业额度从10%下降到3%-4%。”他说,虽然看到了复苏迹象,但现在大部分核能项目被搁置或拖延,有一些国家则选择弃核。

  对阿海珐来说,将原因全部归结于外部因素或并不完全正确。

  《回声报》报道称,法国审计法院2014年曾出台秘密报告,“痛批”阿海珐2007年收购加拿大企业Uramim的严重失误。

  “法国审计法院认为,阿海珐当年收购Uramin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收购的铀矿价值严重高估,未能充分考虑矿山开采难度之大;二是对于铀矿石价格波动风险考虑不足,收购之时全球铀矿石价格高企一度超过100美元/磅,收购之后铀矿石价格骤降到高峰时期的1/3。”《回声报》透露,“据估计,此项收购导致阿海珐损失超过20亿欧元,代价十分惨重。

  分析人士称,法国政府对于国企高管监管缺位,也是阿海珐巨亏案例值得铭记的教训之一。

  对此,法国《费加罗报》称,阿海珐87%的股份由法国政府持有,是名副其实的国有企业,“按常理而言,法国国库署等有关机构对于阿海珐高管具有不可推卸的监督作用。然而,阿海珐前任总裁安娜·洛维尔琼2001年至2011年在任十年期间,从内部管理到市场经营再到处理客户关系,犯下一系列不应有的错误,国家机构却毫无作为”。

  重组进行时

  眼看着“自家孩子”在全球市场的连年败绩,法国政府作为绝对控股股东,责无旁贷地被推到第一线

  里昂信贷银行丑闻案是法国银行发展史上的污点。1992年到1994年,该银行到亏损总额高达200亿欧元,创下法国银行业历年亏损的最高纪录,濒临破产边缘。最终,法国政府不得不对该行进行私有化改造,以摆脱危机。

  如今的阿海珐,同样不得不走上重组之路。阿海珐稍早前称,其将在2015年-2017年间削减30亿欧元的资本支出,并拿出比规模更大的资产处置计划。

  欧道博确认,阿海珐采取两个措施:其一是资本重组,这是在国家作为最大股东的前提下进行的重组,会进行增资;其二是内部重组。

  “我们刚通过《2015年至2017竞争力计划》,出台裁员计划。”欧道博称,“首先计划强化核心业务重组,其次要加强和历史伙伴的合作,譬如与法国电力的合作;再次就是要推动阿海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法国《回声报》日前确认,为削减成本,拥有4.4万雇员的阿海珐将在未来3年内裁减6000名员工,“阿海珐计划将法国的劳动成本削减15%,将法国以外劳动成本削减18%。此次决定是其救助计划的一部分内容”。

  在法国政府和媒体眼中,法国电力将成为资本层面重组阿海珐的最有力人选。

  法国经济部长Emmanuel Macron早先在接受《费加罗报》的采访中暗示,阿海珐和法国电力应该加强合作关系,“如能资本结盟,或能走得更远”。

  法国能源部长Segolene Royal也暗示,希望阿海珐和法国电力能和法国国家原子能委员会一起发挥协同作用,去国际市场拿下更多合同。

  “这一资产处置计划正被外界质疑为阿海珐与法国电力的资产重组。这两家均为国有企业,法国政府拥有阿海珐近87%的股权。”法国媒体称。

  “这是目前最靠谱和最顺利的选择。”一位私募投资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都是政府资源,没有PE和VC插手,谈判应该会顺利得多。同时,政府资源的集结,也能帮企业做大,或渡过难关。”

  还有消息称,法国政府计划向阿海珐注资20亿欧元助其渡过难关。对此,美国《挑战杂志》评论称,法国自身经济也不景气,财政收入拮据,根本无力帮助阿海珐。

  《国际金融报》记者综合目前的信息了解得知,法国电力重组阿海珐可能只是时间和价格问题。

  路透社日前就引述莱维的话表示,“该集团将提出收购国有核电公司阿海珐核能集团的核反应堆业务的要约,但当前谈及收购价格还过早。”

  莱维称,他将在未来几天向阿海珐总裁菲利普·瓦兰提议以“市场价格”收购阿海珐的反应堆业务。

  莱维在法国欧洲一号电台的采访中又表示:“为了我们股东的利益,集团会提出合理的收购价格。”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确定这项业务的收购价格十分困难,“但价格会介于20亿至30亿欧元之间”。

  “站在公司战略层面考虑,拿下优秀的技术资源非常重要。尤其是,阿海珐在核电领域的品牌和技术都很过硬。因此,付出再大的代价可能都不为过。”一位曾供职于某《财富》500强企业的人士称。

  中企存机会?

  法国总理在访华期间与中方签署了能源、电力等领域的11份合作文件。业内人士认为,应抓住机遇,努力参与到合资公司的运营中

  法国广播电台中文网称,法国电力并不想完全“吃掉”自己的供应商,倘若与阿海珐合并,“恐怕会招来市场和客户的怨恨”。

  难度不止如此,还有阿海珐的工会。路透社称,阿海珐公司已宣布了例如奖金等措施,以便“限制未来对就业的影响”,并致力于“努力让一切的离职都自愿进行”。

  来自工会的消息人士称,阿海珐集团于4月初表示,提议将旗下所有的核反应堆业务出售给法国电力公司,但也包括替代方案,包括公共工程重大项目的电工转让。

  《费加罗报》称,该集团也正在研究其采矿业务开放资本的可能性,最多将会达到49%,该方案已经提交给了工会。

  截至发稿,按莱维的最新说法,法国电力将提出两项购买方案。第一项提案为全面收购阿海珐核反应堆部门。这家阿海珐的子公司约有1.5万名员工,其中约1万名在法国工作。第二项提案包括将1200名阿海珐的核安全工程师带到法国电力集团。

  紧接着,莱维暗示,“在更具雄心的收购提案中,法国电力集团将保留阿海珐的技术专家,并创造与法国其他公司或海外集团合作的可能性。”

  对此,市场的传言是,中国几家企业可能参与到其中。

  《法国日报》援引多位匿名人士的消息称,阿海珐对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可能持股持开放态度,瓦兰也支持这种方式,“如果控股,中国企业的持股比例不会超过10%”。

  “如果考虑的话,我会非常赞成的,因为我是负责中国部分的业务的。未来,阿海珐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可能还是要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欧道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资料显示,目前阿海珐在中国有5家合资公司、2家全资子公司,雇佣了超过850名的员工,“阿海珐在中国参与了天然铀供应、核燃料交付、为在役核电站提供服务以及新堆建设”。

  观察者网也提到,中法核能合作有30多年的合作历史,法国也是和中国第一个进行核能合作的西方大国。

  “今年1月法国总理瓦尔斯访华期间,中方签署了能源、电力等领域的11份合作文件,其中中广核集团和EDF的协议极为引人注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核电技术,重点在特定领域或研究课题方面分阶段开展设计合作。”观察者网介绍。

  “对于这样的好机会,中国不应该放弃。如果可能,中企应参与到合资公司的运营中。”前述曾供职于某《财富》500强企业的人士称。

  中国国有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也在近日宣布,将接受阿海珐任何形式的联盟。

  但能源专家林伯强此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未来“走出去”的路径中,自身产品优势的发挥同样重要。

  林伯强认为,核电技术设备的海外战略,与高铁技术“走出去”的发展路径非常相似,“要首先在国内投产并安全运营一批以第三代核电技术建成的核电站,在国际市场上才更有说服力”。

  法国工业困境

  阿海珐的财务困境间接影射法国,这个全球核工业领军国家,正逐渐失去其在核电市场的领先优势,该国将近3/4的电力来自核能

  据报道,国际能源署(IEA)在《2014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未来25年全球将近一半的新核能装机量都将由中国引领,另外带动增长的国家为印度、俄罗斯和韩国。

  法国工业的整体发展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就近几年的情况看,法国工业巨头早就从当年收购别人,变成被别人收购。阿海珐如此,阿尔斯通和阿尔卡特亦如此。

  4月15日,诺基亚正式宣布,以全额换股要约的形式启动对法国阿尔卡特朗讯公司的收购程序。

  据诺基亚的说法,阿尔卡特朗讯的每一股将折算成诺基亚的0.55股,该项总额达156亿欧元的交易将于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合并后的公司将以芬兰为总部,并保留诺基亚的名称。

  但在法国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压力下,阿尔卡特方面承诺“新公司将维持在法国的存在”。

  不止如此。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GE对阿尔斯通收购案,同样引起各界对法国工业的反弹。

  有媒体说,近10多年来,法国多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企业“离开法国”。远至法国铝业集团皮切尼、钢铁巨头阿赛洛,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和瑞士霍尔希姆的并购案目前也在进行。

  同一时期,美国的GE、德国的西门子正不断在市场中巩固自己的版图,着力全球市场的多方位发展。

  “这绝非偶然。”有分析称,从1986年到1988年,爱德华·巴拉迪尔(法国时任总理、戴高乐派政治家)的私有化改革开始,在国家庇护下蓬勃发展的工业在没有真正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向刚开始全球化的融资体系转型,这就是法国经济部长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批判的“天真资本主义”。

  分析说,法国工业的“核心”没有表现出德国那种“银行-工业”模式的团结互助,而是用十几年的时间自我消亡。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