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5-08-20
又到一年初秋,金黄的收获季节将至,田湾二期工程即将迎来新的里程碑节点——4号机组穹顶整体吊装。2014年12月20日的画面浮于脑海: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的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伸着138米的长臂,带着重达360吨,世界最重、最大的薄壳穹顶,顺利、稳健地坐落在田湾3号机组核岛顶端,写下了VVER核电机组穹顶整体吊装的第一笔,也让自己的“处女秀”引发全场惊艳。
时隔半年多,这台庞然大物又回到了田湾,静静蓄力,等待着与4号机组穹顶的亲密接触。然而,在它离去又归来的背后,却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黄海微澜
进入六月,田湾3号机组的安装作业随着温度的攀升渐入火热,一旁的4号机组穹顶也一天天完成着蜕变,等待着与反应堆厂房的合二为一。这时,一个消息激荡着工程现场繁忙而有序的空气:承担4号机组穹顶整体吊装的3200吨起重机可能无法按时返场!
一石激起千层浪,霎那间,不计其数的心高高悬起。这个消息如果是真,则意味着4号机组关键节点无法按时完成,工程年度进度计划也将被拖滞,影响和损失有多大,无人能估量。
一时间,业主公司、工程公司和各承包单位频频商议,目标只有一个:确保起重机准时返场,保证4号机组穹顶整体吊装按时顺利完成。
这边,业主公司不断支招,那边,刚上任的中核工程田湾项目部总经理陈建民已经迈上了前往秦山的路,与中核机械总经理张军面议解困之法。与此同时,远在山东的石岛湾核电建设现场,现场监造、科学计划、无缝衔接接连展开,一场确保田湾4号机组穹顶整体吊装按时、保质完成的战斗打响了。
“3200吨起重机将于7月31日返回田湾现场。”这个消息,让紧绷了近一个月的神经得以松弛,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浩瀚的黄海在一阵微风掠过后又恢复了平静。
被压缩的时间
7月31日,4号机组环吊大梁及端梁安装就位……8月10日,龙门吊小车顺利安装就位。短短的十余天时间里,太阳升起落下,1350吨起重机的吊臂抬起放下,20多台设备一个个就位,原本几天吊装一个设备变成了一天吊装几个设备,原因无二,为3200吨起重机进场组装创造最优的时间、空间和场地条件。
与3号机组相比,4号穹顶吊装场地条件更加狭窄、复杂:穹顶位于吊装区域内、地面下因安装而设置的廊道降低了地面承重力、吊车拼装场地小且不规则、3号和4号机组同时施工时至少5台塔吊在空中往来……
遇到问题直面解决,这个作风从田湾一期工程建设开始,一直传承至今。地面廊道采用外部支撑加固的方法,使其满足3200吨起重机运行承重;地面场地局促,便将原本计划一个月完成的吊装任务压缩到了十余天完成,为3200吨起重机进场组装创造条件。同时,中核二三公司和中核华兴公司也加入了协同作战的队伍中,不惜增加人力和运输成本,严格控制现场设备和材料的存放;塔吊运行影响3200吨起重机的起臂和操作,就制订专人24小时监控,防止发生撞击事件的方案。“我们把对现场影响吊装的不利因素一一找出,再一一解决,最大限度确保3200吨起重机进场组装、调试和最终的穹顶吊装作业。”中核工程田湾项目部的王昆,其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也许就是在现场一天天的磨炼中养成的吧。
“顽皮”的老天
环境设置的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来解决,然而这时,老天也偏偏跑来凑热闹,将前行路上的阻碍进行加固。
七月底到八月上旬的十余天里,田湾的天气犹如孩子的脸,一会是台风余威带来的狂风暴雨,一会又是夏末秋初而至的酷热难挡,变幻得令人应接不睱。然而,田湾建设者向来便有一股苦中作乐的精神,“与天斗,其乐无穷”。7月31日,第二根环吊大梁吊装的日子。下午三时许,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而至,已经吊至半空的大梁立即停止了作业。经验丰富的现场吊装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吊装指挥沉着的指令下,吊车司机不急不缓、稳稳地操作着,直到大梁下降至安全、可靠处,地面作业人员在没有任何防雨设施的保护下,冲进雨幕中,加固吊具、绳索,让大梁在如此的急风骤雨中仍保持岿然不动。“虽然作业时间很紧张,但现场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不仅是人员安全,还有设备、设施的安全。”中核机械田湾项目部项目经理汤关平平静地叙述着那天的那个场面。
雨歇了,风却依然没有“玩”够。当反应堆厂房最后一项龙门吊小车吊装作业提到日程上时,那几天现场的风速不时提升到5级以上,让这最后一步迟迟无法迈出。经过几天的观察和统计,现场人员已经摸清了风的“脾气”,8月10日午后,4号机组龙门吊小车终于落座在它的专属轨道上。站在48米高的反应堆厂房上,看着对面小车就位时的一点一滴,阳光在头顶闪耀,阵阵微风拂去汗水,内心的惬意无以言表,呵,老天,你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庆祝胜利吗?!
“陌生”的熟人
4号机组施工电梯正处于停运状态,只有启动“11路”自力更生了。一路气喘吁吁地来到反应堆厂房的最高点,同行的施工部朱海宇开玩笑说:“你一天来爬一次慢慢就不会觉得累了。”然而我却知道,在工程建设紧张时,现场作业人员有时一天要在这楼梯上上下数趟。
站在高处,身旁那犹如小孩手臂般粗的钢筋丛林里,几个中核华兴的员工正在作业,看到我将相机对准他们,纷纷偏过脸去,“别照我,不好看。”然而镜头中,那布满灰尘的安全帽和已经褪色的工装,呈现出的是核电工程建设者最美的画面。
吊装作业是高风险作业,因此,吊装指挥不仅需要满足工作年限、核电吊装资质等要求,还必须具备熟悉吊装设备和调配吊装作业人员的能力,综合素质要求之高让优秀的吊装作业指挥可遇而不可求。在为3200吨起重机拼装创造条件而现场吊装作业最繁重的那段时间,无论现场如何变化,吊装作业指挥却始终只有一人——中核机械张阔。
想起朱海宇曾给我讲过张阔的一个小故事。一天的作业间隙,张阔来到休息点准备略作休息。当他摘下安全帽的瞬间,房间里的几个人愣了,竟然没有认出那是天天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张阔!在经历了十余天狂风暴雨的洗礼和烈日酷热的考验后,安全帽下张阔的脸庞“黑白分明”,额头一半以上的位置因为有安全帽的覆盖保持着原有的肤色,脸部的其他位置却是一片黝黑。
“那几天天气太热,作业项目又多,张阔的嗓子哑了,不停吃金嗓子喉宝都没办法发出一点声音。”中核机械郑勇强说话间,对战友的痛惜之情流露无疑。
是的,这就是中国核工业的工程建设者,这就是中国核电事业明日辉煌的筑就人!
现场速递
完稿之日,4号机组工程现场的焦点聚集在了正在组装的3200吨起重机的身上。此时,前后车的组装已经完成,其庞大已略显一斑,一旁的桅杆组装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盛载吊臂的运输车辆也正奔驰在到田湾的路上。之后,还有吊臂组装、起吊、调试等诸多项目需要完成。让我们共同静候,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再次一展英姿那一天的到来!
田湾项目部 李竑翊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