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比利时生活 发布日期:2015-08-21
几年前遍布世界各地的核电站
20世纪始人类对能源开发和电源的消耗早已超乎照明和取暖的基本需求,各种科技和经济发展、生活和娱乐等等无一不剧增消耗量。
为了能源自主而无须依靠进口,为了减低二碳排泄;建设核电站、运用核能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无可避免之路。
如何权衡经济发展利益和人命生态、如何取舍《核能》,使21世纪经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进退两难。
此际,唯有代表人类和生态的世界绿色和平组织一直呼吁、坚决支持和拥护的是以全球生态和人类安危为基本的几项问题:
一, 能源耗尽未雨绸缪。二,寻求再生能源。三,安全保护生态能源。四,核废料处理。。。。。。
权衡经济发展和人命安危之中国
犹如其他发达国家的初衷,中国建设所消耗的主要能源来之煤炭,而烧煤放射的二碳造成大气层污染、气候变迁对人类的警告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经济发展的速度使能源需求日益剧增。为了减碳节能,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性,中国与许多国家一般都转向‘成本低、盈利又快又大、又干净又安全’的核能。
惟自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灾后,原本大家都以为是最安全,盈利最快最大的核电理念受到显明质疑。‘弃核转再’从新被酝酿考虑,理论上大家都希望再生能源能彻底代替核能;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有显明的权衡矛盾。正当西方国家依依不舍、扭扭捏捏地履行承诺逐渐关闭已经有40甚至60年历史的核电站时,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经济新兴起的发达国家却正在雨后春笋般地开设。21世纪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世界国家科技和经济迈向超越第一第二世界国家的时代。根据统计全球约有大小438核电站。
为什么迄今已被试用的再生能源如水力、潮汐、太阳能、风能、地熱能等都未能满足全球电力需要?因为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换言之,受气象和地理条件限制。相对而言,核能是目前唯一持续性能源,盈利既快又大的投资,以至于各国一味执意地发展。
当年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全球气候变化会议时说,中国不参与外国的承诺计划,中国将有自己的步伐并承担己责。言下之意中国自知已经进退两难?按目前国内核电站的总数推测,一切均在近10-20年内策划建成。
中国过往自封自闭的政策并无参与世界生态环保大事,不认识二碳对公众健康造成的祸害,更不了解雾霾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直至21世纪才震惊地赶紧世界步伐。如今,由煤炭转为核能,既能自供电力又能减排二碳,未尝不是救急良策。但是,核辐射对百姓的安危有无被列入首要?在选择核电建设前有无尽力研发和运用其他再生能源?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办不到的《零核电》状态,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中国能办得到吗?或许全世界都不甘在核能领域示弱?
核能安全吗?
美国三厘岛核电站(Three Mile Island)的核漏事故,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CHENOBYL )和日本的FUKUSHIMA福島核災足可反面测量。无色无臭安全干净的核能,一旦泄漏或爆炸,其污染性和杀伤性也在无形和旦夕中传播。
正如加州伯克利大学MCDONALD博士就比利时ELECTROBEL不甘接受8000裂缝事实时作出言简意赅警告般,极小的气体分子释放和蔓延迅速而毫无警示根本无须待容器破裂爆炸扩散。
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都是电力输出国。2011-2012年法国总统Hollande 参选时许诺将在若干年达到核站关闭50%,如今还不知实行了0,1%乎?
日本发生福岛海啸灾难后菅直人首相亲自道歉并辞职,所有核站陆续停用关闭。但谁又预想到就在灾难后4周年的今天,新首相安培宣布重启其中一所旧核站——川内核电站。
经济发达、科技超前的日本仅仅坚持了1年零11个月的“零核电”状态后又要重启。为什么?原来安倍政府以诱导性政策——向重启核电站的地方政提供雄厚的财政资金,而对停运核电站所在地政府减少拨款。这一突转策略与世界核能协会总干事Angeta Rising 在8月11日声明非常吻合:为了经济平衡,为了二碳减排,更为了祛除百姓对核能的恐惧感日本政府务必采取软政策援助;日本将陆续重启43台可操作的反应堆,将面对新的安全措施挑战,务必让百姓坚信传统的核能工业是安全的。。。。。。
如此预计,世界上将有更多旧的甚至已经被证实危险的核站重启运行。
世上有万无一失的安全计划或措施吗?核辐射杀人于旦夕、杀人于无形。两宗灾难并未说服各国放弃核电,难道是因为经济发展比人命更超值?
权衡人命安危和经济利益之欧洲
假如必须关闭所有核站经济损耗固然显明,日本的重启获得世界核能协会的认同便是一个鲜例。在经济和人命安全之间的选择,民主国家与否又如何?仅看实例。那么欧洲和世界核站的安危又何足惜?
先看近年比利时媒体报道的热标题,7个核电站中4个已经超龄;尤其是DOEL3和TIHANGE2,早在2012就被发现有数千个裂缝和漏水现象。绿色和平组织屡次地呼吁警告,世界核电安全组织敦促必须立刻关闭,但碍于经济问题,不但一直拖延,甚至乎2015年5月比利时媒体报道经济部长公开声称此二核站关闭将造成冬天危机等等。换言之,宁可继续拿百姓安危打赌却不愿意“牺牲”濒危的核电站?或不愿意设法用代替能源?比利时一位前生态组织副领导曾指出,政府容许有问题的核战延续运用就等于间接阻止再生能源代替之的研发潜能;因为用在修理和延续一个破旧而危险的核战的资金足可用在新能源的研发上,更何况完全代替核能是人命关天的首要任务。
2015年初,日本福岛灾难四周年来临之际,就比利时两个老核站曲直转辗的关闭问题由绿色和平组织(2015年2月15日)新闻发布简要知悉,比利时核电站归属Electrabel 私有财团,由比利时核监管机构FANC,西欧核监管协会WENRA 敦促安检程序措施。但是当裂缝问题证据确凿时Electrabel并未听取警告,数次检索并未深入仔细而继续操作至2013年后更试图把问题转向容器制造缺陷。以至于资深科学家、加州BERKELEY大学MACDONALD博士建议对每一个反应堆容器做超声波检验,而WENRA也建议有必要细查容器基材后,在各方监督下经过超声波反复检索细查后,ELECTROBEL在未公开的结果中承认发现意外问题,同时还揭露了反应堆问题在于氢脆化,一改执意把问题归罪于主观性的容器制造缺陷。于同日宣布DOEL3 和Tihange 2 停用关闭。(其实只是不得不承认证据确凿的8000个裂缝)
而同出一辙、采用由荷兰Rotterdam Drydock Company(Rotterdamsche Droogdok Maatschappij, RDM)建造的容器的西班牙也是私人财团拥有的核站Garoña,于2009年被查封后延续操作至2013年;至今还在诉讼中,乘政府党派间矛盾之际试图翻案。老核站要求前任政府赔偿数千万欧元补偿‘被“强迫”提早3年关闭’的损失,但同时也要求延续运用至2031年(亦即延至核站满60周年)。
倘若任何一个新政府允许此项要求,则意味着将来所有老核战均可仿效,原本这些上世纪60-70年代建立的核战预订计划30年寿命;已经延续了40余年,发现有一万多处裂缝和问题,为何却还执意草率人命?
又一次证明,『民主』国家人民的生命其实也是操纵在小部分权威手上。若非绿色和平组织发现问题及时警告,也许大部分的百姓根本还不知道比利时和西班牙有几家‘问题核站’早就该在三年前关闭却至今还迟迟未关,至今还在漏水;继续蔓延的水究竟含有多少辐射性污染又有谁觉悟?
世界和平绿色组织一再呼吁和抗议,如此事关人命的大事百姓们有去支持去了解吗?
顿时觉得,人们往往会身在人权和民主自由『福』中不知福,因天天被有关当局挂齿的『人权、人道』或经济发展蓬勃、丰衣足食的生活条件下,很理所当然地被蒙蔽、麻醉;对生态和人类安危毫不关注和质疑。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