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安全看大国担当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6-04-12
从核能的第一次被利用,人类对它的研究就从未停止。无论是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能看到核能的身影,不可否认,在和平利用的前提下,核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核能技术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核能安全体系方面我们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
1954年3月,美国在比基尼岛上进行氢弹核试验,由于爆炸威力估算失误,并没有事先通知附近的居民及在周边海上作业的渔船,造成了太平洋海上的最大核污染事件,永久污染近2万平方公里。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受里氏9.0级特大地震影响发生了极其严重的7级核泄漏事故。日本虽然在核电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仍然暴露了设计方面的缺陷。
事实上,在地震如此多发的国家,建造如此多的核电站本来就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历史的惨痛教训让人类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为全球核能事业做出贡献乃每个人肩上不得不扛的重担。
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已于当地时间4月1日在华盛顿闭幕,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和代表都发出了自己的治核之音。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也发表了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此次讲话赢得与会各国领导的赞许。可以说,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的4次讲话尽显中国作为国际核安全事业引领者的前驱风范和扛起核能安全旗帜的大国担当。
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中国在行动。今年2月,中国和美国成功举行了首次年度核安全对话。3月18日,中美核领域最大合作项目核安保示范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3月31日,中美双方元首同意发表了中美核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在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表示“核安全是中美合作的重要亮点,中美同为核大国,加强核安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国际的核安全体系建设如此迅速完善,是中国在行动,而在一次次的办事能成中,中国作为治核大国的责任担当尽显。
加强核安全治理,人民在行动。正如习主席说的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中国人民在核能源安全治理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我国发展核事业60多年来做到了重要核材料一件不丢,一克不少。这样完美的答卷来源于正是我国人民勤劳智慧,严肃认真,从践行核安全文化到核使用法律的深入学习,从安保技术水平和防范能力提高到日常监督管理明辨毫厘。这张完美的答卷是用中国人民的汗水换来的,而在一次次全民学核治核行动中,中国作为治核大国的责任担当尽显。
中国的行动不仅为各国做出了示范引领作用,而且在一次次言必行、行必果中撑起治核大国的担当。核能源的安全治理之路没有终点,愿各国能和中国一同携手,共同担起核安全治理的历史责任,守一片干净清明的世界。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