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聚焦十四届核工展 关注核能盛会上的“新面孔”

聚焦十四届核工展 关注核能盛会上的“新面孔”

来源: 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6-04-15

  为期4天的第十四届国际核工展暨第二十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PBNC)已圆满落下帷幕。行业内最有影响力的核专业展览和全球性产业、学术研讨会同期同地召开,汇集了核领域的专家、重要企业、最新成果和创新能力,规模前所未有。在这场国际核科技工业展览展示、科技交流和推广宣传盛会上,都有哪些“新面孔”出现?记者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关注着本次盛会。

  总理的贺信鼓舞人心

  李克强总理发来的贺信,是本次盛会收获的最大惊喜。

  “核科学技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以核电为主要标志的和平利用核能,在保障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造福国际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名义,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在核工展和PBNC开幕仪式上,国防科工局副局长、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宣读了总理的贺信。贺信中传达的中国政府支持核能发展、同各国开展合作的意愿,赢得了与会各国和各国际组织官员、专家、企业家的热烈掌声。

总理在贺信中又一次把关注点落在了“华龙一号”上,指出,中国核能事业发展迅猛,“近年来设计开发了‘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技术,建设了一批核电站,建立了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对此,参会的各国专家和代表一致认可。

在开幕式后的“世界核电新技术发展”报告会上,英国气候变化部核能发展办公室总裁李·麦克多诺女士认为,“中国在全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民用核能方面。”加拿大兰万灵集团执行副总裁普雷斯顿·史瓦福说:“过去几年里经常来中国,我要承认的是每次来我都非常惊讶,中国的技术进步非常快,为全球都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PBNC的会议主题是“核能助力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发展”。在这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业学术研讨会上,法国电力集团执行副总裁马识路明确表示,核电运营商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中国运行商很快要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行队伍,和中方进行运行方面的交流来确保核安全,不仅对法国而且对世界各国都有利。

  华龙国际首秀和“华龙宝宝”面世吸引眼球

  本届核工展上,“华龙一号”是当之无愧的亮点。华龙国际公司的展区更是吸引了参观者的极大关注。

  参加本次核工展是华龙国际自今年3月份正式挂牌成立后的首次公开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参观者在展板前驻足,他们还围绕在展区的“华龙一号”目标市场沙盘前,向工作人员咨询,“华龙国际目前进展如何?”“技术融合方面有什么具体计划?”“市场开拓情况怎样?”

  记者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华龙国际首次登台亮相,备受关注。媒体记者关注技术融合等话题,并希望尽快与该公司建立联系。一些装备制造企业则希望更多了解华龙公司的业务,以及是否有合作机会。

  据工作人员介绍,华龙国际自成立以来进展良好,有了实体依托后,“华龙一号”技术融合正在提速。在项目进展上,国内方面,国家能源局给宁德5、6号机组的“路条”明确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福建漳州、海南二期等也有意向按照采用华龙技术来开展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国际市场方面,从沙盘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一带一路”沿线和拉美地区多个国家已经成为其潜在合作国家。

  如果说关注华龙国际的大多是业内人士,那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卡通形象——“华龙宝宝”则是“老少咸宜”。这个以蓝天白云为颜色,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的萌萌卡通一亮相,顿时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发布核电卡通形象。

  本次核工展上,中国核电还开展了组织“线上核工展”活动、信息图动画和宣传册有机结合科普宣传“华龙一号”、“H”型华龙手势刷爆朋友圈、发布2015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等在内的一系列核电科普和展会宣传活动,充满了亮点和新意。

  首届核科普竞赛别开生面

  展馆西侧,海南核电有限公司的几位员工正在表演《海核青年》,唱跳俱佳,吸引了大批参观者驻足观看。原来这是本届核工展的亮点之一——首届核科普竞赛表演类作品的现场展示。

  首届核科普竞赛是核学会组织全国涉核单位,包括大学、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面相全国推广、宣传核科普成果的一次创新,共有40家涉核单位的84份作品集中亮相。在展区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科普园区内,近半区域用来展示各参赛单位的图书类、表演类、视频类和互动展示类作品。IPAD查看摄影书画、歌舞、微电影、动漫、3D搭建核岛等内容,给观众带来多样观感,他们还能通过核学会的官方微信对参展作品投票。核学会秘书长王德林表示:“观众投票将大大提高公众参与度和兴趣,推动核科普宣传的进一步发展。”

  从“‘核’我探秘——我们身边的核科学技术”展区入口进入,丰富的核基础知识为北京市十二中的初中生们“叩开了核世界的大门”,沿着魅力核电、辐射安全、神奇的核技术、“两弹元勋”几个单元走来,通过模拟、演示和体验,他们对核有了初步的认知,正如带队老师梅慧娟所说:“核工展能够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来这里参观学习,说不定就为他们埋下了一颗核的种子。”

  高校首次组团参展 中国核专业高等院校展区

  中国核专业高等院校展区也是本次核工展上的新面孔。

  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南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大、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涉核专业高校组团参加核工展,这在核工展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记者了解到,中国的核工程专业教育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为适应国家核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建立,新世纪以来恰逢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并蓬勃发展。在本届核工展上,参展的涉核专业学校集中展示了各院校的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哈工程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在核工展这样有影响力的专业展览上,集中展示国内高校的教育、科研成果,为了解核工程专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展区内,清华大学展示了其负责研发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主系统模型,可用于临床诊断癌症、肿瘤的SPECT医学检测仪模型以及车载移动式集装箱模型,这些都是投入应用的科研成果。四川大学展示了定标器、一体化能谱分析仪等可用于教学的研究成果。北师大也展示了离子注入钻头等目前还处在研发阶段的项目。

  清华大学的一位退休教授在其他学校的展板前认真观看,他说自己虽然退休了,还是想多了解一下国家核工程教育的情况。这位老教授还告诉记者,每届核工展他都会来参观,过去他较多关注国外展区,但近年来越来越集中在国内展区了,“中国馆的变化更多,发展更快。”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