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能源局 发布日期:2016-05-18
一座百万千瓦级的压水堆核电站,每年产生的乏燃料为20~25吨左右。例如,铀235初始浓缩度为3.3%的新燃料(铀238占96.7%)在反应堆中燃烧后,卸出的乏燃料中仍含有约96%的有用的核材料。其中:
铀238占94.3%
铀235占0.8%
钚占0.9%
真正的废物(裂变产物和次锕系)仅占4%左右
乏燃料后处理是从乏燃料中分离和提取出有用的核材料铀和钚的过程,它包括乏燃料的机械剪切──溶解──化学分离──铀和钚的萃取分离、纯化、浓缩──沉淀煅烧,最终制备出铀产品和钚产品。化学分离产生的高放废液(主要含有裂变产物与次锕系元素),进行玻璃固化,经过30~50年地面储存之后,送去深地质处置。
这些操作都是在车间密封管道与容器内进行,远距离控制和操作,并有完整的放射性剂量检测,对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也都有完整的处理措施,对公众和环境不产生明显影响。项目在建设前进行了详尽的安全、环境影响评价,经过主管部门评审后方能进行建设。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