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2016事故容错燃料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2016事故容错燃料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来源: 中广核集团 发布日期:2016-06-27

  6月23-24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中国广核集团承办的“2016事故容错燃料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研讨会以“ATF技术在世界各国的机遇、挑战与发展”为主题,总结世界主要核电强国5年来国家级ATF技术发展规划和重要成果,展望“随时、随地、安全”应用先进核能系统的美好前景。作为事故容错燃料技术领域的重量级国际会议,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行业翘楚出席了会议。

  事故容错燃料(Accident Tolerant Fuel, 简称ATF)是为提高燃料元件抵御严重事故能力而开发的新一代燃料系统,与现有核燃料相比,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抵抗严重事故工况,同时保持或提高其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性能的新型燃料系统。

  此次大会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白宫核能领域政府顾问史蒂文·辛克勒(Steven Zinkle)教授在会上说,ATF技术是近50年以来核燃料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是美国能源部未来10年在核燃料领域投资和研发的重点,美国主要核能机构均已投身其中。ATF在国际核能界业已掀起一股科技研发热潮,正深刻改变核能科技的发展方向,ATF是核安全“游戏规则”的改变。ATF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过去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TF技术研制的新型核燃料有望于2022年前后在商业反应堆中测试并推广。

  大会联合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李冠兴说,ATF技术是超高安全核能系统的未来,是全球核能行业面临的一次机遇。

  中广核研究院院长庞松涛说,中国政府对先进核能技术高度重视,已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与《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中明确了ATF研发任务。目前,我国已经设立ATF重大科研专项,并由中国广核集团牵头,联合国家电投、中科院、中物院、中核集团等业内主要企事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组织起一支国家级研发团队和产业联盟,致力于突破ATF技术重重难关。

  庞松涛表示,为在ATF项目运行中开放地吸收全球智力资源,中国广核集团正与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电力研究院(EPRI)、韩国原子能研究院(KAERI)、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机构开展技术交流,使中国的ATF技术始终活跃在世界核能技术潮流的前沿,逐步跻身ATF技术的主流与领导者。

  会上,中广核研究院展示了ATF国家重大专项启动一年以来,在概率设计、评价准则与选型方法、燃料元件三维分析软件开发及行为研究、安全分析评价、概率安全分析(PSA)、离子辐照方法与分析等燃料总体设计、系统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公布了一系列先进包壳材料、陶瓷基弥散燃料最新技术进展,还展望了ATF与加速器驱动嬗变(ADS)技术的共通性以及ATF材料在数字化仪控系统(DCS)上应用的前景。

  在大会特邀报告会场,美国能源部先进燃料项目副主管香农( B.S.Shannon)博士、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副院长杨铉古(Yang-Hyun Koo)博士、ATF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中广核ATF项目总设计师刘彤博士,分别介绍了本国ATF的研发现状及进展、国家政策及未来展望。中科院金属所前所长李依依院士与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离子辐照研究技术开创者加里·瓦斯(Gary Was)先生则分别介绍了ATF包壳材料和离子辐照对促进ATF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来自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多家国际国内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介绍了最新ATF研究成果。与会专家一致认为ATF技术在全世界研发力量的通力合作下将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期盼世界主要核电强国能够保持对ATF技术研发的大力支持。

  本此会议是自2015年中广核牵头事故容错燃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来,首次举办该领域的国际学术研讨大会。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