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环渤海湾万亿市场 核电三巨头合伙在烟台做了件大事
来源: 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6-11-30
11月29日,中国三大核电巨头及民营企业组建的国内首家新型核电研发中心在山东烟台成立。
烟台核电研发中心由烟台市政府主导,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烟台市台海集团等单位参与,并邀请在行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院校代表、院士、专家学者担任研发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广核同样在当天下午公布了上述消息。
消息引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的话称,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是对核电领域现有科研体系的一种创新,将为核电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张华祝称,采用民办非企业模式建设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搭建了一个开放、共享的研发创业平台,是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建立一套真正意义上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将科研创新做成开放的市场,有效解决核电产业链上下游市场及资源两大问题,实现优质资源的无缝对接。
烟台核电研发中心首批设立的10家研究所研发方向瞄准核能综合利用、核级装备材料、辐射防护与大容量储能、物联管控与数据智能、核电水处理、工业设备热管理、快堆结构材料、海洋能源综合利用等领域。
消息还引述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主任束国刚的话称,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将围绕“华龙一号”、CAP1400等自主三代核电项目的批量化建设,将烟台打造成“华龙一号”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基地,同时结合小型堆、新能源等关键技术研发,打造核电技术和产品的“双创”平台,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桥头堡。
据张华祝介绍,现在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位居世界前列,核电年发电量稳居世界前三,二代改进型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从2005年的60%提升到现在的85%,三代核电装备制造水平也显著提升,已实现关键设备制造国产化,可以满足国内核电建设和“走出去”的需求。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北部,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环境优美,物产丰饶,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最具投资环境的金牌城市。烟台工业基础雄厚,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万亿元,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排名第9位。2016年前三季度,烟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山东省第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增长9.05%,分别高于山东省、全国2.33和3.05个百分点。
烟台市发改委核电办有关负责人称,2009年以来,依托海阳核电项目建设,烟台市初步建立了核电产业体系,建成了莱山和海阳两个省级核电装备制造园区,在核电主管道、海水循环泵叶轮制造、核电安全壳、核岛制冷设备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研发生产能力。烟台先后出台了加快核电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一揽子优惠政策。
中广核上市消息引述专家的预测称,到2030年,环渤海湾核电市场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