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中国核电发布公众沟通白皮书 详解责任沟通之道

中国核电发布公众沟通白皮书 详解责任沟通之道

来源: 中国核工业报 发布日期:2016-12-09

  2016年12月1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九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创新发布了《中国核电公众沟通白皮书》,旨在号召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支持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在公众沟通工作中,中国核电一直秉承“核电产业的公众沟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理念。《中国核电公众沟通白皮书》详述了开展公众沟通的紧迫性、必要性,向公众展示了中国核电的沟通之道及沟通实践。中国核电此次发布的公众沟通白皮书,在我国核电行业尚属首次,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此外,为了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与核安全的认知水平,营造有利于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中国核电还发出了旨在唤起行业共识的我国首份核电产业公众沟通倡议——“上海倡议”。

  “B2C”引入中国核电公众沟通工作的创举

  题解

  B2C(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即通常所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或者客户”的模式。将这一原本起源于电子商务领域的概念引入核电行业,用于公众沟通工作,是中国核电工作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工作理念的重要创新,意味着中国核电的公众沟通工作将更加接地气、有土壤、求精准和重实效。

  缘由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作为清洁能源重要成员的核电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期。但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由于公众沟通的不充分,不少核相关项目遭遇了 “邻避效应”引发的群体事件,多个项目被迫搁置,为核电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这反映出公众对重大项目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强烈诉求,也揭示出核电或涉核企业在社会管理和公众沟通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何将核电可能遭遇的“邻避效应”转化成合作共赢的“迎臂效应”,成为了中国核电人必须回答的生死攸关的“斯芬克斯之谜”。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经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国核电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虽说核电公司仍是典型的B2B企业,但核电的发展需要公众的支持和信任已经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因而必须以更透明、更开放的方式,顺应大势,加强与包括普通公众在内的所有相关方的全方位沟通,实现公众沟通从B2B到B2C的扩展。

  做法

  以前核电企业的沟通,往往是为了沟通而沟通,没有真正考虑到受众是否愿意接收企业所传递的信息。为此,在中国核电项目工程选址、建设之前,会特别强调公众需求的调查,切实了解公众希望获得哪些信息,并作为依据去做沟通。

  之前在三门核电,中国核电曾做过一次“您希望获得哪些信息”的调查,发现65.58%的公众对于“核辐射与防护常识”非常关注、36.14%的公众想了解“核能的安全高效环保等细节原理”,还有19%的公众想了解核能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这一组数据为中国核电做好公众沟通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使沟通更有针对性,沟通更见实效。

  除了了解公众沟通所需,还要探索公众沟通的新路径。

  为了做好沟通,中国核电打造了“总部统筹、上下联动、专业支持”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创新推进公众沟通工作,努力提升社会公众对我们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至今,中国核电已经连续4年举办了“魅力之光”核电科普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34个省(区、市)的70多万人参加,网络关注人次达到7600万。通过比赛,每年会选取获奖的中学生参加夏令营,邀请他们实地参观核电基地,动手进行环境监测,与核电站操纵员面对面交流,让他们更好地走近核电、了解核电,体验核电。

  案例

  有一个名叫吴倩香的小姑娘,来自贵州大山深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侗族女孩,连续参加过三届魅力之光核电科普夏令营。大伙都叫她凤凰妹。

  3年前,吴倩香第一次和核电结缘,参加了中国核电在江苏田湾核电站举行的核电夏令营。未曾走出大山的她在参加活动前,其想象中的核电站竟是一片荒漠。当她参加了竞赛和夏令营,才发现核电站原来如此干净美丽。当吴倩香第二次参加夏令营时,眼里的担忧已经荡然无存,而是主动地去听、去看、去提问题。2016年,再看到吴倩香时,她更是变得阳光、自信、爱笑,甚至变成了核电小使者,快乐地分享核电知识、传递着成长的快乐。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在中国核电还有很多。

  中国核电公众沟通工作的追求

  更加真诚的沟通之道 真诚沟通交流,相知相伴永远

  中国核电公众沟通工作良好的传统和基础一直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座自主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建造时期。30多年来,核电企业在公众沟通工作上的用心用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中国核电的公众沟通工作被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CPR(电力公司总部同行评估)评为强项。中国核电坚持以透明、公开、平等、广泛、便利的原则,与公众进行全方位沟通工作。根据不同的沟通方案,保证每一位公众享有了解核电真实信息的权力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在加强与政府、上下游企业等重要利益相关方沟通的同时,中国核电特别注重与普通公众的沟通,实现公众沟通从B2B到B2C的扩展,建立全新的3C公众沟通模式,即以信心(Confidence)、联结(Connection)、协同(Coordination)的“3C”沟通理念创新公众沟通实践,深化公众对核电的科学认知、最大限度消除公众恐核心理,携手公众促进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加有担当的企业形象 增强公众信心,勇担国家名片

  2015年,中国核电成为国内A股首家纯核电上市公司。作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中国核电把安全视为核电事业的生命线,创造了120堆年安全无事故的良好运行业绩,打造了安全核电品牌,也增强了公众对核电的信心。

  在国家大力倡导“走出去”之即,中国核电以擦亮“国家名片”为己任,用行动擦亮中国的核电品牌。2015年5月7日,福清5号机组实现首罐混凝土浇灌(FCD),标志着“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华龙一号”是我国目前唯一实现“走出去”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这是我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的重要一步,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最佳实践之一。

  更加全面的沟通实践 敞开沟通之门,无限联结你我

  中国核电开拓信息公开渠道,建立全方位核电信息发布平台矩阵。通过网络信息公开、媒体信息公开、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新闻发布会和媒体见面会等多种途径向公众公开核电相关信息。

  为帮助公众理性认识核电,中国核电通过微漫画、微视频、动画等大众喜爱的方式将深奥难懂的核电知识传递给公众。与此同时,敞开沟通之门,通过参观核电基地、“魅力之光”核电科普知识竞赛、“核你在一起”公众开放周、科普展馆建设等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接触核电、了解核电,并进一步感受魅力核电。

  更加务本的沟通实效 协同更多力量,共促和谐发展

  作为核电生态圈的重要一员,中国核电联合政府部门、核电同行、核学会、核能行业协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媒体伙伴等多方力量,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沟通模式。通过公众调查精准识别并回应公众诉求,让公众的参与能够贯穿核电站选址、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等各个重要阶段;发挥政企联动优势提高公众沟通效率;积极与权威机构、核电专家合作开展沟通活动,提升沟通信服力;加强与同行、合作伙伴的经验交流,创新公众沟通方式方法。

  中国核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解答你对核电的所有疑问,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的沟通宗旨,敞开核电公众沟通之门,实现了全方位的公开透明,在展现中国核电魅力的同时,更加助力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

  倡议书:核电产业公众沟通“上海倡议”

  当今,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核电作为安全、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代表,已经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清洁发展的重要选择,正对全球发展模式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社会公众对核电和核安全的认知水平,是影响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公众对核电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核电发展的趋势。为号召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营造有利于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我们特发出我国首份核电产业公众沟通倡议,号召核电产业参与方以更加专业、更加透明、更加开放的方式开展公众沟通,携手推动核电产业发展。我们倡议:

  一、及时准确发布敏感信息。根据国家要求,主动向社会发布敏感、专业信息,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二、持续创新公众沟通方式。结合核电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工作理念,针对不同沟通对象,持续开展各具特色的核电公众沟通活动。

  三、加快培养卓越公众沟通队伍。核电企业应积极组织相关培训和交流,培养知核电、懂核电、爱核电,能沟通、愿沟通、善沟通的有公信力的专兼职公众沟通队伍,增强员工参与公众沟通的意愿和能力。

  四、积极分享核电科普知识。核电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及行业影响力,借助各自的媒体资源及平台,积极传播核科普知识和核电产业最新发展成就。

  五、共同搭建透明公众沟通平台。核电企业应采取集体行动,建立公众沟通、交流、共享的多方对话平台,倾听各方声音,推动核电产业实现更加包容、更加持续的发展。

  六、大力构建和谐公众沟通伙伴关系。核电企业应打破行业界限,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携手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产业伙伴、媒体力量,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合作机制,定期开展公众沟通活动,真诚回应公众对核电沟通的期望和诉求。

  七、广泛动员公众支持核电发展。核电企业应积极动员公众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动了解核电科学,增强公众对核电信息的认知和辨识能力,提高公众对核电和核安全的认知水平,使公众更理性、公正地对待、支持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

  我们深刻认识到,核电产业的公众沟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开展有效的公众沟通,才能为我国核电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让我们携起手来推动核电事业发展,共同擦亮“国家名片”,以实际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倡议发起人: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倡议时间: 2016 年12 月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