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核工业杂志 发布日期:2016-12-16
为了进一步夯实我国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中核集团将创新合作理念,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深化“核-核”之间的跨系统合作,推进“铀-煤”、“铀-油”之间的跨行业合作,加强国际企业之间的跨国合作。
深化“核-核”之间的跨系统合作
中核集团地勘队伍与属地化核地勘队伍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组建了多个合资公司,积极推进相关地区的铀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中核集团地勘队伍作为我国铀矿勘查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在人才队伍、技术体系、仪器装备、组织管理、信息集成、需求对接等方面具有体系优势和顶层筹划优势,属地化核地勘队伍在地方政策资源、矿权资源、产业特色、人力资源分布、历史资料积累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优势和地域性优势。面对发展机遇与挑战,双方继续发挥优势,坚持资源共享,无论在空白区找矿还是在老矿区扩大,无论是新矿山建设还是老矿山产能提升,都可以大有作为,从而实现合作质量的提升和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
推进“铀-油”、“铀-煤”之间的跨行业合作
随着国家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北方能源盆地的矿产勘查开发活动十分活跃,由于处置矿业权重叠问题的法规尚有缺位,加上油气、煤炭矿权区所占面积普遍较大,占用周期较长,目前的“排他性”规定对铀矿的矿权设置及勘查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多困难。面对问题,地矿事业部主动作为,积极推进“铀-油”、“铀-煤”之间的跨行业合作,创新铀资源开发模式。
前期,中核集团与中石油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联合开展铀矿勘查开发,在松辽盆地合作经营地浸矿山取得了显著成效,对跨行业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近期,又与中石化集团、神华集团、内蒙古煤勘(集团)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各方对合作充满信心,并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同时,我们也呼吁国家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和参与,统一规划协调能源盆地的矿产勘查开发工作。在深入论证“铀-煤”、“铀-油”等资源勘查开发相互影响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到铀矿放射性的特点,应优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可按照时空错开、分区动用、相互避让、铀矿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制定多矿种重叠区域的勘查开发规划,并应形成常态化的协调机制。
创新合作模式是顺利推进“铀-煤”、“铀-油”跨行业合作的重要前提。鉴于天然铀产品必须专营的特殊要求, “一个责任主体、多方参与投资、股份合作开发”及“分红不分铀”等都是既能确保国家需求和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又能充分体现各方利益的新型合作模式,可以大胆尝试和积极推进。
加强国际企业之间的跨国合作
“走出去”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举措,天然铀产业也不例外。中核集团在尼日尔、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蒙古等国已经拥有一批项目。最近又成功收购了帕拉丁公司LH项目25%股权,目前项目运行良好。今后还将重点推进“一带一路”铀资源合作战略的实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合作。
中核集团具有地质勘探、矿山开采、选冶加工、科研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等体系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铀资源勘查开发是核能全产业链的最前端环节,核能全产业链的国际合作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先希望国家加强统筹规划,将核能及铀资源纳入国家层面“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第二,突出重点,主动引导,采用铀资源勘查开发与核能产业链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密切结合的合作机制。合作对象不局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包括北美、南美、非洲、澳洲及其他国家。第三,合作的内容可以包括:设立国际化铀资源勘查开发投资平台、建设跨境运输和贸易通道(互联互通设施)、联合调查评价重点国家或地区的铀资源总体规模及其分布和潜力、建立国际铀资源数据库等。合作方式可采用双边合作、多边合作、专项合作等多种模式。
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在中央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创新铀资源开发的合作理念,努力创建国际一流的铀矿业公司。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找矿效率和采冶技术,提高质量效益水平;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在天然铀产业和地矿延伸产业发展、资产规模和收益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扬长避短,破解发展瓶颈,利用技术和资质优势,积极开拓资源新市场,实现协调发展;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以北方砂岩型铀矿为重点,推进伊犁、通辽、二连和鄂尔多斯等千吨级铀矿大基地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实现铀矿采冶安全绿色发展;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积极推进“一个责任主体、多方参与投资、股份合作开发”新机制,与国内战略投资者(集团公司)等共商组建新型天然铀战略合作平台,实现国内天然铀产业大联合的新局面;五是坚持共享发展,通过我们的发展,惠及员工,惠及社会。
当前,中核集团各方面战略合作正呈现全方位推进、多方式联结、多层次对接的特征,大联合局面正在形成。地矿事业部将坚持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勘查社会化、成果市场化、投资多元化、开采专业化”的原则,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积极吸纳战略合作者,加快构建天然铀战略合作平台、多元投资平台、利益联结平台,并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和标准化的新型绿色铀矿山建设,夯实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为我国核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作者系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张金带 刘鑫扬 常京涛;第一作者系副主任、总工程师)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