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第九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暨零碳岛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大会”)在广东横琴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向论坛大会发来贺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通过视频向大会致辞。论坛大会召开前夕,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当选为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以下简称“论坛”)第三届会员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树彪当选为轮值执行理事长。

本届论坛大会以“同绘碳中和蓝图 共谱零碳新乐章”为主题,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指导,论坛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电投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能源电力领域的近200名政企学研界代表线上线下参会。
何厚铧表示,论坛着力推动清洁能源的研究、普及和利用,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贡献力量。论坛成立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有利于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在低碳转型中的作用,为大湾区、横琴深合区及澳门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表示,能源转型是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控温1.5摄氏度目标的最佳途径,对此他建议:一是必须提高可再生能源的部署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二是应优先考虑通过电气化、绿色氢能和直接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终端应用脱碳减排。IRENA愿意与各成员单位、预备成员单位以及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向可实现的、公平的和可持续的能源转型而努力。
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理事长苏树辉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做好清洁能源这篇大文章。他表示,论坛将不遗余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用资的交流合作平台,力争成为“立足粤港澳,服务中国,面向世界”,推动能源革命、“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持续致力于清洁能源政策和市场研究,力争成为能源与环保领域的重要智库;持续致力于清洁能源的技术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力争成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熟化、孵化与产业化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希望大家携手为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地球作出更大贡献。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符永革在致辞中指出,合作区围绕国家赋予的核心战略定位,聚焦“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着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当前,合作区正锚定“双碳”目标,扎实有序开展相关工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慧能源分中心建设,通过产业链新的交叉融合,搭建创新研发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和协同合作平台,着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的“横琴样板”。未来,期待更多新能源领域的科研成果在合作区落地转化、成长壮大。

钱智民在致辞中分析了当前能源转型的趋势,提出人类社会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正在持续加快,这对我国能源发展是挑战更是机遇。他表示,能源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冶金的深度融合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我国引领全球能源革命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论坛宗旨目标立意高远,发展日趋成熟,必将在引领未来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极大促进作用。国家电投愿与论坛各理事会员单位共同合作,为推进我国清洁能源转型发展,引领世界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田宏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技术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正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大湾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国家电投、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创建智慧能源分中心,并落户横琴,同时以技术创新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论坛上,国家电投与西门子能源联合发布了《中国县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发展报告》。国家电投海外公司与通用电气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合作并签订《燃机掺氢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并分别与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澳门中西创新学院签订科教融汇以及共建横琴零碳学院的合作协议。
围绕论坛大会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马军,国家电投、东方电气、南方电网、中电控股、澳门电力等理事单位代表先后发表演讲。在清洁能源转型目标引领下,大会还设置了能源科技创新、创新项目路演、科创基金合作、国际碳交易与碳金融、氢能产业发展、绿色新基建等六个分论坛。与会专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能源科技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全力营造良好的能源科技创新环境,积极打造科创机制创新的“横琴模式”,要共同培育发展新动能,积极推动能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