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核电建设正步入快速发展通道。今年内,将安排5个新的核电项目开工建设。核电发展的裂变期正在到来。
据20日举行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核能部长级会议”上传出的消息,中国的核电建设正步入快速发展通道。今年内,将安排5个新的核电项目开工建设。
这5个核电项目包括: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台山、海南昌江和山东荣成。
据了解,在这5个项目中,采用世界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浙江三门核电1号机组已于4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成为中国核电进入发展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今年9月,在山东荣成,20万千瓦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将正式开建,标志着中国自主设计的具有一定四代特征的先进核电反应堆进入工程示范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积极发展高效率、高清洁 的核能已成为我国核电发展的基本战略。
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系统工程司司长董保同介绍说,我国目前正在运转的核电 机组有11个,功率达到910万千瓦,在建项目有24个核电机组,功率达到2500多万千瓦。按照现在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有4000万千瓦以上的核电机组在运行。
董保同表示,建设核电是应对危机、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
他表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一方面使能源需求下降或者能源需求增长减缓。另一方面,不仅仅影响到总量,还影响到结构。对中国来讲,火电发展的影响更直接,因为火电建设周期要短,比如两年就建成了,而核电需要五六年。瞄准几年以后的经济增长,现在恰是调整能源结构的时机。
“我们现在如果真正建设一些核电项目,过若干年核电比例就有较大提升,能源结构就会有很大变化。由于核电属于投资较大的项目,我们把核电建设作为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国政府启动了四万亿的庞大投资计划,其中就有上千亿投资在核电上,这本身也是抵御危机的一个举措。”董保同说。
从去年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到今年5800亿电力投资计划,再到不久前通过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核电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前不久也指出,积极发展核电是调整中国能源结构的关键。
与此同时,湖南、四川等多个省份的核电项目计划纷纷提上议程,核电“ 内陆化”进程不断加快,即将掀一波建设核电的热潮。
按照发改委的计划,以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7000万千瓦,在建容量1000 万千瓦计算,未来10年共需投入资金7200亿元。
核电发展的裂变期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