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聚焦核电  > 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环境影响评价(首次装料阶段)公众参与信息公告

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环境影响评价(首次装料阶段)公众参与信息公告

来源: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0-02-10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3月18日开始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要求,结合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环境影响评价(首次装料阶段)的编制,在该报告书报送环境保护部审批前向公众公告如下信息:

一、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岭澳核电站;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单位: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一期工程为岭澳核电站一、二号机组,已投入运行。本期为二期工程,建设三、四号机组。
项目地点: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街道所辖大鹏半岛东南侧。

2) 项目建设必要性
本工程建设是广东能源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符合国家能源发展的产业政策,并能满足广东电力需求发展的需要和广东省环境保护的要求。

3)工程概述
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采用翻版加改进的CPR1000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技术方案,一号机组和二号机组分别预计于2010年10月15日和2011年6月15日建成投产。
CPR1000核电机组的主要设计指标为: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由三个环路组成,反应堆冷却剂总流量(最佳估算)为71370m3/h;
发电机额定容量为1087MVA;
核蒸汽供应系统的额定功率为2905 MWt;
电站设计寿命:40年;
换料周期:12个月。

二、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 建设期间环境影响

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陆上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土石方工程负挖、道路建设、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以及工业活动等造成的影响。
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的海域工程建设主要是取水明渠开挖以及与合排水渠连接的排水流道的开挖,期间对海水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工艺对海水的影响以及施工期间生活污水的影响。

2) 正常运行期间的辐射影响

大亚湾核电基地正常运行期间,放射性流出物通过污染空气浸没外照射、地面沉积物外照射、吸入污染空气内照射、食入污染陆生食品内照射、水浸没外照射、水上作业外照射、岸边沉积物外照射和食入污染海产品内照射等途径对厂址周围的一般公众(成人)造成的个人年有效剂量最大占GB6249-86中有关年剂量值的0.09%。关键居民组为WSW方位3~5km子区内罗香园渔民。其个人受照年有效剂量占国标GB6249-86中有关剂量约束值2.5×10-4Sv的1.14%。对罗香园渔民所造成辐射剂量的关键途径是岸边沉积物外照射,关键核素是60Co;其它重要的照射途径为食入海产品内照射,其它重要的放射性核素分别是58Co和110mAg。

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对海水造成的浓度增量满足国家标准《海水水质标准》的相应核素的浓度限值要求。同时液体放射性流出物对受纳海域水体中藻类、软体类、甲壳类和海鱼四类海洋生物造成的辐射影响甚微,更不会在种群上造成损伤。

3) 散热系统和其它非放射性因素的环境影响

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采用直流冷却方式冷却,冷却水源为厂址附近的海水。根据数值研究工作结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运行时温排水的影响范围有限,对当地的海洋生物的影响也有限。

核电厂排放的化学物质在排入受纳水体之前,受到大量循环冷却水的稀释,其浓度较低,进入海中还会进一步受到大量海水的稀释。因此,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运行期间所排放的化学物质(如余氯、生活污水、化学流出物等)对受纳海域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4) 事故期间的环境影响

本报告书的事故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可能有较大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八类设计基准事故,分别为五类工况Ⅳ事故(失水事故、控制棒弹出事故、燃料操作事故、主蒸汽管道破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并安全阀卡开事故)和三类工况Ⅲ事故(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容积控制箱破损事故、废气衰变罐破损事故)。

从各类设计基准事故的放射性后果分析可以看出,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安全设施的设计性能可靠,电厂设计基准事故导致的环境放射性后果满足GB6249-86的相应要求。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 施工期间污染防治措施

通过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加强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和监测,使施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减低到最小。

2) 运行期间的污染防治措施

辐射影响的污染防治措施

安全设计原理:岭澳核电站在设计中采用了“纵深防御”的概念,通过合理的运行设计、运行规程、监测系统、专设安全设施、放射性后果缓解设施等五个层次有效地保障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使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受到控制;另外,设计中还布置了四道安全实体屏障:先进的燃料芯块、高性能的燃料包壳、隔离放射性和非放射性回路的一回路压力边界以及牢固可靠的安全壳,可以使核燃料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在进入环境时需要突破多重屏障,从实体隔离上保证放射性的释放量最小。

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为保证核电厂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放射性回路内的流体进行去污,从而产生少量需要排放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进入固体废物后暂存在厂内废物库中,在一定时间后运往国家规划的放射性废物库贮存或处理,不直接进入环境;而少量的液态和气体放射性物质则需要经过相应的废物处理系统收集、处理并衰变一段时间,监测合格后排入环境,使进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可控。

放射性流出物监测系统:放射性物质排放过程中受到监测系统的连续监测,一旦发现排放超过规定限值(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后立即自动切断排放管线并进行再处理,可防止放射性物质的超量排放。

环境监测系统:在厂内和周围环境中设置有环境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环境中放射性含量的变化,一旦发现变化,立即分析原因并切实地解决。

应急计划:核电厂根据电厂运行特点和周围环境特征制定有完善地应急计划,并与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军队等部门实施联动,万一发生事故可保证各区域人员得到合理的安排。

非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核电厂设置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和非放射性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制定合理可行的运行规程,合理使用化学试剂。合理布置高压线出线走廊,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减少高压线的电磁辐射影响。进行有规划厂区布置和绿化,使所占用的土地不丧失防风固沙的能力,并与周围环境相容。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的废物处理系统和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性能可靠,电厂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如需索取其它补充信息,请通过书面形式(信件或传真)申请,网络查阅期限为2010年2月9日~2月20日。

公众就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话、传真、书信、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建设单位、评价单位进行联系,联系时间为2010年2月9日~2月20日,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LBY-B217;邮编:518124 
联系人:刘正武  联系电话:0755-84479547
电子邮件:liuzhengwu@cgnpc.com.cn

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西环路1788号
联系人:陈洋                    邮编:215004
传真:0512-68263570              联系电话:0512-68602923
电子邮件: chenyang-snpi@cgnpc.com.cn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为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莞市、惠州市、惠阳市、惠东县、博罗县等区域。

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为: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建设和运行对公众的主要影响,公众对核电及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的了解程度,公众对岭澳核电站三、四号机组建设的态度,公众对所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其它意见和建议。

附件:岭澳核电站三、四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首次装料阶段)(简本).doc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