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核电:能源需求的必要选择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布日期:2012-03-13
自2011年3月份日本大地震引发核事故后,我国暂停审批国内核电新建项目。一年过去后,国内重启核电的呼声再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炳华日前对记者透露,“根据我的判断,中国政府会在今年恢复核电站项目的审批。”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仅靠媒体资源发电不行,水利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目前太阳能技术和风电技术也只能作为一种补充。真正能够稳定、持续供电的就是核电。由于能源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我国是不能够没有核电的。
虽然核电的好处很多,但在历史上每一次核事故必然引发人们对核电利弊的激烈讨论。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世界范围内的讨论再一次被激发。俄罗斯加紧对核电技术的升级换代,而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决定“弃核”。2011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德国退出核电领域,并将在2022年前关闭本国的17座核电站。
不过,美国采取了与德国、瑞士、意大利截然不同的核电政策。今年2月9日,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佐治亚州修建一座新的核电站,这将是美国自1979年“三里岛核电事故”发生30多年后所建的首座核电站。奥巴马总统显然改变了前几届美国政府对核电的政策,把发展核电成为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力争在2035年让美国80%的电力供应来自清洁能源。
美国重启核电对中国是一个启发。
中国的核电技术发展总体起步不算太晚。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了秦山一期30万千瓦机组和二期60万千瓦机组,但目前大量建造的二代、二代加百万千瓦机组的核心技术,主要还是引进海外上世纪70年代机组的技术,引进技术掌握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升,以完成自主品牌研制,该过程被称为“后发”。
2010年,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第三代核电AP1000的五大核心关键技术(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技术、核岛钢制安全壳底封头成套技术、模块设计和制造技术、主管道制造技术、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制造技术,)为实现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的自主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中国政府已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要完成这些任务,除了水电之外,主要依靠新能源,当然更重要的是核电。按照国家发改委最新的核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在役核电机组将达到70座以上,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5%以上;2030年核电比例将达到10%,2050年可能超过4亿千瓦。
因此,我国重启核电,对于解决国内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将是必要的选择。
当然,综观中国核电这些年的运行状况,仍需全面评估核电的安全性,评估新的核电站选址、设计的安全标准,对运行核电站进行改造,加强核电站的安全监督与管理。不管是现有的核电站,还是计划建设中的核电站,只要采取最新先进技术并科学管理,核电的安全性、环保性都会让公众更放心。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