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小小元素造福人类

小小元素造福人类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日期:2012-07-26

[提要]  王英: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核电领域相关研究,在1991年建成第一座商业运营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历经20年发展,我国目前已建成核电站6个,在核能领域可谓后来居上,可以说我国核电技术在核能利用率和安全性上,均居世界先进水平。

秦山三期核电站外景图

     说到“核”,或许很多人仍讳莫如深,核安全、核辐射、核泄漏……往往让大家谈“核”色变。然而,在传统能源日渐匮乏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核技术、核能的和平开发与安全利用乃是解决能源危机重要选项。围绕相关话题,日前我们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用泽及总装防化研究院核防护专家王锋、王英等进行了专访。

  揭开核能的神秘面纱

  问:对许多人来说,“核能”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能给我们扼要阐释一下相关知识吗?

  毛用泽院士:的确如此。虽然对“核能”这个词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人们之所以还感到陌生,我想有3个原因。首先是时间层面,从1954年前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至今,人类利用核能还不足60年时间;其次是物质层面,核能涉及的往往是微观世界元素间的变化,看不见也摸不着;再次是技术层面,核能在当今科技发展中仍属高精尖技术,所以很多人看来还是深不可测的。

  问:究竟什么是核能呢?

  毛院士:具体说来,核能又称原子能,是原子核中内部物质重新分配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我们打个比方,当两只手相互拍打时就会发出声音,这就是一种能量。同样,原子核内数以千亿的质子、中子高速撞击后重新排列,从中产生的能量就会大得出奇。例如1千克铀裂变时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2500吨标准煤,因而具有传统能源无法比拟的巨大经济价值。

  问:那么,核能与传统能源相比主要有哪些优势呢?

  王锋:传统能源通常指的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核能的经济优势上面已经提到了,它第二个优势就是清洁性,现在都在提倡“低碳社会”,核能一个显著优势就是不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物排放几乎为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第三个优势是核原料,从理论上讲是取之不尽的。由于蕴藏量有限,煤电等化石能源都会枯竭,但是核电燃料如铀等,蕴藏量十分丰富,并且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放射性元素都可以作为核原料,因此从理论上说,核能资源不会枯竭。

  问:核电具有如此明显优势,利用起来是不是难度很大呢?

  王英:确实如此,难度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核电投资成本高,每千瓦造价通常相当于火电3倍以上,水电的1.6倍以上;二是建设周期较长,核电的建设周期一般达7年以上,而油电、风电的建设期一般仅需要1年左右;三是安全防护性要求高,建成难度大,发生事故危害严重,切尔诺贝利事故和去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典型事例。

  核能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问:目前,核能在世界和我国能源领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毛院士:人们对核能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升的。核电是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保持和发展核能力的重要选择,也是多元化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出路,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强国均把其作为科技优先发展的方向,核能开发利用也已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战略地位显而易见。

  问:请具体谈谈世界核能发展利用的概况和态势。

  王锋:按照国际现行标准,核电从1954年诞生至今,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核电站是早期的原型堆电站,即1950年至1960年前期开发的轻水堆核电站;第二代是大型商用核电站,即1960年后期到1990年前期开发建设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核电站都属于第二代核电站;第三代是指先进的轻水堆核电站,即1990年后期到2010年开始运行的核电站。第三代核电站在二代成熟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是当今世界核电发展的主流。

  问:那么,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如何呢?

  王英: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核电领域相关研究,在1991年建成第一座商业运营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历经20年发展,我国目前已建成核电站6个,在核能领域可谓后来居上,可以说我国核电技术在核能利用率和安全性上,均居世界先进水平。

  问:下一步,核能利用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毛院士:目前,正在研发的是第四代核电技术,主要特征是经济性高,安全性好、废物产生量小,可控性进一步增强,这种核电预计在2030年左右可达到实用化程度。

  核辐射可防可控不可怕

  问:去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人们一度担心我国会受到核辐射影响,对此该怎么看?

  毛院士:大家一定要冷静看待,毕竟部分媒体报道欠妥当、不够准确,要客观一点看待影响,虽说日本东京等地已经测量到核辐射,但实际上这个剂量还比不上拍一次X光片,而且辐射量可防可控,对我国根本够不上影响。

  问:究竟什么是辐射呢?

  王锋:说起辐射,人们就会有些害怕,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其实辐射并不是一种稀罕物,我们日常生活中晒太阳、看电视、戴夜光表、乘飞机、拍X光片等,都会受到一定的辐照,只是这些辐照都是极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也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问:通常有什么简便易行的辐射防护方法吗?

  王英:简单地说,辐射防护主要是研究和保护人类免受或者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措施、手段和方法的一门科学。通常,直接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对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和物体,可用水淋浴洗消即可,不要产生恐慌心理。

  问:据说国家已经建立起核应急响应体系,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毛院士:核应急响应是针对核设施可能发生的核事故,进行控制、缓解、减轻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紧急行动。中国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同时也是“核应急国际公约”及“核安全公约”缔约国,也承担着相应的国际义务。目前,我国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已在中央、省市区等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组织,制定了有效的应急计划,保证切实做到有备无患。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