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铃铃……”
正在睡梦中的陈晓兵,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
“喂,陈工长,混凝土泵送管堵了,根本打不出来,怎么办?”
“别急,我马上赶过来!”陈晓兵随手抓起床边的一件工作服边穿边赶往核岛现场,此时,正是凌晨2时。
陈晓兵,中核华兴田湾核电项目部核岛队主工长,投身核电建设33年,在岭澳、田湾、台山核电站等重大工程中从事土建施工。凭借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的工作态度,今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誉为核电土建施工“神医”。

“神医”有多神:“望闻问切”解“疑难杂症”
中医探病讲究“望闻问切”,33年核电建设一线工作,“神医”陈晓兵也练就了这样一身让身边人叹服的“神技能”,凡是混凝土生的“病”,他都能把准“脉”,下对“药”。
在台山,三天两夜,9300立方米,他组织完成当时核岛筏基最大方量一次浇筑成型的记录;在田湾,他和同事一起把三维可视化应用到核岛土建施工,节约工期45天;在施工现场,他用“听”可以找到泵管堵塞位置,他用“看”可以辨别混凝土浇筑质量。
2011年5月的一天,凌晨3时,台山核电现场正进行1号核岛内部结构PTR水池堆芯7.44米至19.5米的混凝土浇筑。“赶快停下来!”一直站在操作平台上观察的陈晓兵高声喊道:“小康,你到后台看看混凝土打了多少了。”
“怎么了?”旁边的技术员吴小康一脸诧异。
“感觉混凝土上升有点慢,你快去查查浇筑量!”技术员吴小康急忙从操作平台上爬了下去。
“目前已经浇筑混凝土86立方米。”
当吴小康再次返回厂房,发现陈晓兵不见了踪影,只听见堆芯平台板底部传来阵阵敲击声。吴小康顺着声音走过去一看,只见陈晓兵跪在满是砂浆的地上,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扳手使劲地拧着模板上的螺杆。南国的五月,天气已经相当闷热,汗水不断顺着脸颊从下巴滴到身上,他也来不及擦汗随手用袖子抹一抹。
大约过了半小时,满身水泥浆的陈晓兵从平台板下部爬了出来,对吴小康说:“现在可以了,模板下部有根高强拉杆没有固定紧,漏了不少混凝土,还好发现得早处理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么多年伺候混凝土,就像自己的孩子,它的脾性已经摸得很清楚了!”只要现场有混凝土浇筑,陈晓兵就会守在旁边,像守着宝贝一样小心谨慎。正是这种敬业精业、专注执着的态度,造就了“神医”之神。

“神医”也不神:学习创新成专业“大牛”
在陈晓兵的抽屉里有一本特殊的施工日志,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注记,这本特殊的日志见证了他的敬业与成长。
田湾核电4号岛施工期间,有一天,队长找到陈晓兵:“老陈,现在土建工长人手不够,需要你先代管一个月4号核岛的土建工作,怎么样?”
“土建和单纯的混凝土施工不一样,比较系统,而且内部结构又是核心部位,怕干不好辜负大家的信任。”刚接到任务的陈晓兵有些犹豫。
“老陈,这是队里几个领导反复商量过的,相信你能完成!”
“既然大家信任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在那之后,他经常拿着施工日志本往其他土建工长的办公室里跑,一点一滴从头学起,日志本越来越旧,上面记录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陈晓兵的代理土建工长也就当得越踏实。
“遇到困难多思考、多变通,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陈晓兵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上,除了坚持向身边的人学习,陈晓兵还有一股不同寻常的“钻劲儿”。
田湾核电3号核岛施工时,工程量大、结构复杂、工期紧张,不同工种、不同部门交叉作业,从技术员到一线工人都感受到了困难和压力。
“我们能不能通过建模软件将现场施工的情况立体地反映出来,这样工人干活的时候清晰明了,质量也能保证。” 陈晓兵找技术员商量对策。
他们晚上在宿舍查询资料,反复尝试,终于找到了一款符合现场施工要求的软件。这种三维建模软件,可以直观地发现一些普通放样发现不了的问题,还可以提前发现结构内部各预埋设备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调整施工顺序,避免各物项在实际施工中的冲突返工。
经过一段时间的现场磨合,这款软件不但很好地弥补了之前三维建模软件的不足,还有效促进了现场埋件的安装,大大缩短了工期。
“神医”也是人:铮铮铁汉有柔情似水
在陈晓兵工作过的施工现场,大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打不死的小强,累不倒的陈晓兵。
“有时候看陈工长弯着腰在那里埋头工作,如果自己不努力工作,都不好意思。”陈晓兵的忘我工作,感染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身边人。正是这些核电建设者的辛勤劳作,才成就了大国重器的自信与力量。
2012年11月,正值田湾核电站3号机组开工前夕,项目部在紧张地做着准备工作。陈晓兵正组织施工人员模拟混凝土振捣时,接到了妻子的电话。
“前段时间,爸一直感觉不舒服,带他去医院检查确诊是癌症。”陈晓兵听到电话那头妻子压抑不住的哭声,感觉整个人一下子被抽空了。
陈晓兵赶到医院照顾父亲,一个星期后,却被父亲“赶”回了核电建设现场。那年冬天,3号机组顺利开工建设,但是父亲的病却愈来愈严重。第二年,父亲病重辞世。陈晓兵接到噩耗匆匆赶到医院,看着父亲被病魔折磨瘦得不成样的遗容,跪倒在床前嚎啕大哭。
究竟是什么动力让陈晓兵把工作当成生命的一部分,与血脉相连?
陈晓兵的回答很朴实:“的确很累,但我觉得值!等发电了,想拼命都没机会了,人这一辈子总要干点有意义的事情证明自己没白活!”